她走出门,反向门口站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宝坤指挥使。
容宁人小鬼大,颇为肃然拍了拍宝坤指挥使的肩膀:“借我几个人,羽林卫也要几个。我的人述职结束回边塞了。”
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走。
在永安园里刺客没见着,天天打架射箭喂鱼,还总感觉娘亲在酿一个大招等着逼她成亲。
宝坤微点头:“大力,带十人跟着容少将军。”
被叫大力的壮汉听命:“是!”
容宁骑上马,带着十个人先去找顺天府知府宋大人。她沿着刚才碰见宋大人的那条路走,马蹄哒哒很快眼尖看到了人。
她加快速上前:“宋大人留步!”
宋嘉佑正和友人商量着等下是先烤鸡还是先烤鱼,听到声音转头,诧异了一下。他见到容宁,下意识找了一下皇帝。发现皇帝不在,他才仰头拱手:“容少将军,不知道找我是什么事情?”
容宁直说:“陛下有点事,让宋大人和我一并前去几个地方转转。不算要紧,不过秋狩节怕是没法一起凑热闹了。”
宋嘉佑听到是皇帝要求,立刻牵着马换了方向,朝着容宁笑笑:“秋狩节年年有,陛下的事情可比秋狩节重要的多。”
他歉意和身边人说了一声:“打扰诸位雅兴。宋某先走一步。”
其他几个人连连摆手:“没事没事,陛下的事要紧。”
“下回一起烤肉。”
和人道别之后,宋嘉佑才驭马到容宁身侧。容宁带上他先行前往青山脚附近,路上和人说着:“陛下刚看了宋大人送上来的折子,让我与宋大人一起看看京郊附近哪些地方今后严禁开采石炭,免得引发百姓争端。瑞亲王名下的石炭挖掘地正巧在附近,劳烦宋大人指一下路。”
宋嘉佑愕然:“陛下这种日子还批奏折?”
他还以为怎么也要过了秋狩节再休沐两天,随后才从内阁处看到他的折子。到时处理总归在冬日到来之前。就算今年不处理,明年后年处理也来得及。不过到时候他未必还在知府位置上。
帝王一年到头事情太多,他官位是高,可京城中上折子的人里官位高的多了去。他知道新帝勤奋,却没想到这么勤奋。
对比起先帝,勤奋到令人害怕了。
他不由再度重复了一遍:“陛下竟然这种日子还批奏折。”
容宁哼笑一声:“有这样的帝王,才会让臣子和百姓对大乾的未来充满期望。”
宋嘉佑诚恳点头:“是。自陛下登基以来,我等常常会忘记陛下的年纪。也难怪先帝力排众议,坚定属意陛下。陛下今后一定会开创盛世。只有偶尔做出的一些事,让人免不了还是觉得陛下年纪尚轻。”
容宁:“……”
容宁:“你是想说刚才和我一同骑马的事吗?”
宋嘉佑微妙顿了顿:“我没说。”
容宁:“……呵呵。”
宋嘉佑默契揭过这个话题, 免得深谈下去发展成武将单方面殴打文臣。京城不少人六艺精通,他不是。他自小习四书五经,年纪轻轻中进士, 骑马射箭都是当官之后才学。
纯文官, 马跑快一点都不行的那种。
他指着前方:“那边就是五道皇庄。”
宋嘉佑向容宁解释:“这座皇庄本来只有四条道,谁知道后来很多人抄近路,走出了第五条道。自此以后改叫五道皇庄。哪怕现在不再是皇庄,名字依旧保留了下来。土地记在顺天府下,不过只有遇上天灾人祸, 这点才会被专人提起。”
容宁挑眉:“收成全归瑞亲王,破损重建全归顺天府?”
宋嘉佑没有应,反而继续说:“像这样的土地不止一处。为了防止亲王篡位,亲王们多没有实权, 相对的, 他们能得到更多米粮财产。”
这种做法让帝王皇位稳定, 只是难解决的事变多了。
民难以和官斗, 官难以和皇室斗。很多事推行下去, 常常会损害皇室或者官员的利益。于是这些事情自是难以达成。
容宁哼笑一声:“投了个好胎。”她想起了当年三皇子。
要是人还活着, 他的一切事项就是难办中的难办, 令人糟心。
秦少劼这一次身为皇帝却没有站在皇室这一处, 反而要处理“皇庄”,几乎已表明站在了部分权贵的对立面。
容宁身为帝王面前红人, 安慰宋嘉佑:“放心,别人投胎好,我投胎也不差。我现在还可以仗势欺人。”
宋嘉佑:“……容少将军, ‘仗势欺人’不是个好词。”
容宁:“好用就行。”
她玩笑般踢了踢马腹,加快朝着皇庄去。
一行人很快到达五道皇庄其中一条道上, 也就是距离青山最近的一条道。这条道微微朝上侧倾,可以看出当年皇庄算是建在小土坡之上。皇庄留着名,但到底不算庄子。道路外没有围栏,道路上有着各式的推车。
推车有好有坏,不管是木质还是用铜铁打造,看上去全是灰扑扑黑漆漆。每个推车望过去,上面都是一个个几乎密不透风的筐。筐里面黑黝黝一片。倒完铲一铲估计能铲下两斤末煤。
宋嘉佑知道容宁身为一名少将军,对地形地势都会有研究,还是以防万一讲了声:“一般而言,寸草不生的秃山之下就会有煤。南北方皆是这样。皇庄这里算一块高地,上面恰巧只有泥没有草和树,正好用来造房子。后来是房子没了,往下挖了五丈左右恰好出了煤。”
他点着一车几乎满载而归的推车:“这种就是刚挖出来的煤。要是送到京城里卖。明煤大的如斗,小的也算有拳头大。不过像粉一般的末煤好运。碎屑加入黄泥压成饼,用木屑引燃可以烧一整晚。”
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不容易。烧饭用的煤和冶炼用的煤就有差别。
在产量不足时,煤炭这种可以冶炼武器的好东西,绝对不可能流入百姓手中。这些年石炭产量逐渐增加,这才有了民窑等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