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光有及 第47(2/2)

这一局,三皇子看似又与太子分庭抗礼,未分高下。

此事终究不能隐瞒,待父亲抵京,须得一五一十都说与他听。

我到底历练尚浅,虽自觉事前已筹谋周全,可多年在侯府学得的谨慎与退让,仍使我在京中处处掣肘,终不似自己想象中那般果断干练。

念及此,不由暗自懊悔,只觉事有不谐,皆因我自身未尽周全。

但转念一想,父亲既已亲自入京,想必也早有所察,或许他已准备好应对之策。

转眼数日,天气骤然燥热,唯有偶尔拂面的微风,尚存几分清凉。

“爷,报信的说快到了,前头渡口已见老爷的商船。”

我早就收拾妥当,当下便起身,吩咐一声,便策马先行,马车随后赶来。

方至渡口,便望见那艘商船缓缓靠岸。

我将缰绳递给雷霄,大步走上前,目光紧紧落在舷梯口。

日头愈发炽烈,离家都快要一年了,思及此,不觉心跳加快,指尖也隐隐泛着凉意。

不多时,一道熟悉的身影自舷梯中缓步走出,是父亲。

我刚要激动地挥手,谁知父亲却忽而转身,又复折回了舱中。

我心中狐疑,脚步亦随之一紧。

片刻后,父亲再次现身,然这次身后却多了一人。

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,站着一个青年,衣襟洁净无尘,肤色苍白,却并不削弱他眉目间的神采。

那模样让我心头微动,生出几分熟悉之感。

“小山!”

我正愣神思索间,父亲与那青年已走到眼前。

我眼眸骤然一亮,将先前的纷乱抛诸脑后,大呼:“父亲!”

父亲眉眼依旧温和,将我从头到脚打量一遍,语气里尽是心疼:“怎的瘦了这么多?怪父亲不该让你一人来京。”

我揉了揉鼻尖,眼眶微酸。至父亲身前,那些自以为的坚强与镇定全都像被抽空,只觉真正有了倚靠,心底方才安定。

“父亲但说,我做得是否妥当?我心里总怕耽误了正事。”

父亲笑了,抬手拍我肩:“你做得极好,不愧是我的好儿子。”

话音未落,旁侧的青年却忽然剧烈咳嗽。

父亲神色一变,立刻收回手,转而落在那青年的背上,声音里带了慌急:“泉儿,你如何?”随即厉声喝令随行侍卫,“快,把公子的披风拿来。”

我怔住,这人是何来历,怎么父亲如此紧张?

那名被唤作“泉儿”的青年摆了摆手,随口一句,却令我如雷击顶。

“爹不必紧张,只是立在风口,有点凉罢了。”

爹?

前厅内。

父亲端坐主位,那名唤作“泉儿”的青年与我分坐下首,相对而坐。

只是父亲的目光全然不在我身上,不停地看向对面的人,神色担忧。

“泉儿,你不若先去歇息。稍后唤云烟来替你把脉,看看可有余疾。”

我尚未弄清眼前的局势,心中却已翻涌。

方才见到父亲时,那份久违的心安与依靠,此刻已尽数崩塌。

取而代之的,是一股如影随形的危机与惶惑,仿佛悬在头顶许久的重石,终于落下。

可事实上,我的“尘埃落定”来得太早了。

比起今后的每一件事,此刻,不过是序幕。

我抬眼,暗暗使了个眼色,风驰心领神会,悄然退下,去寻云烟。

“父亲,还未介绍,这位是……”

父亲面上掠过抹迟疑,像是在斟酌措辞,良久才沉声开口:“这是卫泉,比你大上几个月。小山……你可唤他一声哥哥。”

“哥哥?”我疑惑地看向对面的人。

他坐在椅上,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说不清的意味。

似笑非笑,即便对我行礼,也更像是礼数上的配合,指尖懒懒地搭在袖口边,礼意有余,温度未达,像隔着一层薄纱。

“我是父亲失散多年的亲子。”

他声音平稳,末尾两个字却轻轻一顿,似一柄钝刀,缓慢地落在我心上。

我下意识望向父亲,只见父亲微微点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