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母日常(作者:山尽) 第11(1/2)

钱坤应道:“好了好了,夫人坐那辆黄花梨木金丝绣帷马车,二夫人和三夫人坐那辆雕花梨木如意绣帷马车。”

董玉婷管家也有些日子了,哪里听不出来钱坤的不同安排在有意凸显自己的地位,可她已经握着管家大权了,这些细枝末节又何必分给高低?

便道:“都坐一样的车吧,免得别人还以为我们不是一家人呢。”

钱坤满口答应:“是,我回去就换成一样的车架。”

管事们领了自己的簿本回去,在外面站如松的丘小石眼见屋内走出来一群人,心想莫不是结束了,平静下来的心脏又跳的像是在打鼓一样。

春月好笑道:“再等会儿吧,还有呢。”

丘小石就见两个妇人弯着腰进去了,他小心翼翼的问:“春月姐姐,夫人每天都这么忙吗?”

“哪有,也就管事们来对账的时候才会这么忙。”春月给他解释道,“刚才前面那伙儿人是府里的,后面两个婆子,是夫人的陪房,给夫人管着铺子和地里的事儿。”

丘小石点点头,一副受教的样子。

对自己的生意,董玉婷就不怕麻烦了。不过她穿越前既不是什么糕点师,也不是什么服装设计师,让她把两间铺子搞得风生水起,实在是难如登天。

说不准还不如把铺子租出去赚得多呢。

董玉婷就在心里安慰自己:反正也不是最后的资产,大不了赔了就赔了,也不会从此就变成穷光蛋。

有这份底气在,董玉婷决定尝试一下。

她问陈大家的:“如今京城什么布料、成衣卖的最好?”

陈大家的思考了一会儿,回道:“要说卖的好的料子,那还是丝绸衣物卖的最好,如今儿天越发热了,大家小姐们都愿意穿些清爽的。最近京城时兴南边的襦裙,穿在身上越发显得身姿曼妙,走在路上,长裙拖曳,仿佛仙子似的。”

“南边的衣服是不是卖的都好?”

董玉婷说的这个话题在陈大家的专业领域上,她不用多想,即刻说道:“夫人想的不错,南方的襦裙、纱衫、袄裙、裘皮衣物卖的都好,南方的衣服好看,穿起来又轻盈,夫人小姐们都爱穿,就是南方离京城远,送来的衣服不多,每次还没两天,南边送来的衣服就全都卖光了,那些夫人小姐都是抢着买的。”

董玉婷不懂得设计衣服,但饥饿营销却是懂得。

虽然可能并非故意为之,却恰好造成了饥饿营销这个结果。

“你说,要是我也从南方运些衣服布料送来京城,能不能赚到钱?”她是当不成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但当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总可以了吧?趁着这时候南方送来的衣服少,她也趁机捞一笔,说不定能获利不少。

董玉婷美滋滋的想。

陈大家的兴奋道:“一定能啊!”

董玉婷要是想做,陈大家的自然会支持,要真是能挣了钱,她作为管着铺子的人也能从中获利。

“那运一次货得多少钱?”

问起这个,陈大家的就不知道了,猜测道:“这个,我也不太清楚,应该要花费不少银子。从京城到江南一带,光往返就要花上三四个月的时间,听说走水路会快上一些,但也得三个月。”

董玉婷一听那么长时间,心里打起了退堂鼓。

这个时代出行不便,去远一点的地方,动辄就要一个月。

“要那么久啊”

董玉婷不自觉的拧着绢花,心里纠结的像麻花似的。

要是这里有飞机,火车就好了,出行便利一些,天南地北都能去。她的糕点铺子也能上些南方的新奇食物,可惜交通实在不便,送到京城,可能都发霉了,食物必须是现做的才好吃。

董玉婷忽然有了个主意:“既然路途遥远,那为何不直接请南方的绣娘来京城?”

陈大姐的怔怔的说:“绣娘恐怕不愿意来吧。”

这里的人讲究落叶归根,那些百姓如无意外,都会在一个地方生老病死,董玉婷以现代的想法去揣测她们的想法,根本行不通。

不过,若是多给点利呢?

“这件事让我再想想,你们先回去吧。”

丘小石看到两个婆子出去,为之精神一振,这下终于该他了吧。

秋荷朝他挥了挥手:“你先在外面,我叫你进去你再进去,进去后先给夫人行礼。”

丘小石小鸡啄米似的点头。

秋荷进入屋内,在董玉婷耳边低语几句:“夫人,您之前让奴婢打听坊正家女儿的消息有眉目了。”

“是怎么样?说吧。”

秋荷把丘小石叫进来,他弯着腰,低着头,进来先行了一个大礼,响头磕的响亮。

董玉婷道:“这是做什么呢?还没过年呢。”

春月几个笑出声来。

丘小石红着脸抬起头:“小子见过夫人。”

“是你打听的消息?”

“正是小子,秋荷姐姐和春月姐姐赏脸把这件事儿交给小子,小子不敢耽误,马上就去打听了。那位坊正家的女儿叫韩慧,现在在姑子庙带发修行,她爹娘说她不堪名声受辱,是自愿去的,如今已经有三个年头了。”

董玉婷眉间显出一个川字,姑子庙就是尼姑庵,那些名声受损的女子都被家人送了去,对外说的好听,常伴佛祖身边,为家人祈愿,其实堪比一个女子监狱,青灯古佛,了却残生,又不像宝光寺香火鼎盛,吃穿住行肯定不好。

“秋荷,我想给这个姑子庙上点香油钱,你改日替我去一趟,就拿我自己的银子拿五十两吧。”

李府生活条件优渥,吃穿住行样样都要好,可到了外面,十两银子足够一个普通农户家庭花一年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