嫁错 第52(2/2)

“且拿出三分之二的盈余,试一试,至于香品挑选,苏姑娘,你多费心。”姜姮做了决定。

掌柜应下,又向姜姮禀了一桩事。

“昨日姜郎主遣人来了一趟,说想支取一些钱财,您看,怎么办?”

姜姮只听闻自己生病时长兄去看过,并没见到人,也没听说借钱之事,遂问:“可有说何用?”

“听说是,姜郎主想开仓赈恤,但谷绢不足,须得再购置些。”

姜姮愣了愣,开仓赈恤不该是自愿为之,量力而行么?怎么兄长还要借钱购置谷绢?

···

姜姮去了姜家,询问长兄借钱开仓赈恤一事。

姜行道:“京畿诸县都遭了雹灾,洛口仓又遭贼人火烧,虽然对外说的是,损失不重,但那是为了稳定民心,实际上,仓城内五分之一的粮食都被烧毁了。幸而,我提出召请诸王公世族开仓赈恤,圣上才没有降罪责罚。”

“王公世族?”姜姮不敢置信地看着长兄,“那些王公会听你的么?”

姜家是青州世族第一流,或许在世族中尚有些号召力,但国朝王公多是北族勋贵,对他们这些世家也就是面子上和气,真叫人家出谷出绢,谁会听他的?

“大哥,你别又是立功心切立了军令状呀?”

姜行摆手,自信道:“你放心,诸王公那里,有卫国公去说,我只管世族这厢。”

“你又找顾峪帮忙?”姜姮不满道。

“这是朝堂事,我找他帮忙不应该么?你放心,他有秦王这个靠山,这事难不住他。但是……”

姜行叹了口气,看向姜姮:“咱家这些年一年不如一年,家中子弟衣食用度,却是一年比一年奢侈靡费,谷粮绢帛之物,虽有积余,但若开仓赈恤,实在有些吃力。”

姜姮道:“那你便量力而行……”

“阿姮,你想得简单。”姜行打断她的话,“这事是我提的,而姜家又居世族之首,我若出得少,岂不是叫人笑话?若其他小族都跟着我学,出那么一星半点,能达到开仓赈恤的目的么?到时候,圣上不满,咱们也没好日子过。”

“那你……”

姜姮止了话,想兄长大约也是没办法了才找她借钱的,问道:“那你需要多少?”

“一千五百两。”姜行说。

姜姮微微吸了口气。

香行经营多年,确实积利颇丰,但她此前万念俱灰,花钱没有刻意节制,几乎所有钱都花在了供养佛事上,以至于现在香行也没特别多的积余,且还不到年底,香行的许多账也还没有收回来,就是把她的嫁妆全部算进来也没这么多。

“大哥,我没这么多钱。”姜姮为难地说道。

姜行微微皱眉,显然不满她这副推脱的样子,“你别忘了,我也曾做过大将军,得过赏赐,知道这些前对国公府来说,不过是九牛一毛。”

他竟然让她用顾家的钱?

“不行。”姜姮一口回绝。

姜行道:“我又不是不还,你怎么这般小气?”

姜姮不说话,默默盘算了一下自己眼下能凑出来的钱,说道:“我最多给你八百两,你不要就算了。”

“阿姮,八百两够做什么?”姜行不答应。

“你不要算了。”姜姮绝不可能帮他去借顾家的钱。

姜行不耐烦道:“好好好,八百两就八百两,其他的我再想办法。”

“那你写个借据给我。”姜姮说道。

不曾想,姜行一听这话,捶案大怒,“你管我要借据?你忘了你这香行是谁出钱帮你开的?我可曾管你要过一文钱?如今家族有难,让你出个钱,你头疼屁股疼,做生意似的讨价还价,还让我给你立借据,姜姮,你的良心叫狗吃了?”

姜姮傻眼,愣愣望着长兄。

说起来,长兄对她算是不错的,从没有像父亲那般对她大吼大叫过,也没有像今日指责她没良心。

这个香行确是她同长兄借钱买下的,花了一百四十八两,她在香行盈余的第二年就把钱还给兄长了,还还了二百两。即便如此,她也感激兄长慷慨相助。这回兄长借钱,不是她不想借,是她确实就这么多了。

借钱立据,不是天经地义么?她当时借兄长的钱,也立借据了呀?为何兄长如此发怒?

真的是她做错了么?

“我只是要个字据,又没催你还……”

姜姮想争辩,却因为兄长捶胸顿足的失望愤怒有些心虚,她不知道这个借据到底该不该要……

“好好好,借据给你,拿上快走!”

姜行草草写了个借据,签了字按了印,朝姜姮劈脸扔过去。

姜姮哪里还会去捡那借据,憋红了眼眶,忍着没有落泪,转身走了。

回到顾家,姜姮让春锦点算自己的嫁妆,又命人去香行通知掌柜,暂时不买进新的香品了,把能调用的钱都调出来,送去给长兄。

···

傍晚,顾峪来了凝和院用饭。

自从小骆氏没了掌家权,顾家再没有聚在一起吃过饭,起初骆氏和两个媳妇都言身子不适,不想吃饭,顾峪便叫人把饭食送到各个院里,过了几日,又言饭食不甚合口,顾峪便叫人在母亲、长嫂、二嫂院里各自设了厨房,四郎和阿月都遣去母亲院里用饭。姜姮和顾峪自然也是在自己院里用饭。

“我与母亲说过了,以后都在各自院里用饭,只逢年过节聚在一起吃顿家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