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胡不喜(精修版) 第114节(2/2)

尔宜笑着跑掉了,说着“我今儿最后一天上课……回来就去七哥院儿里看嫂子去……”边跑边说,陶盛春正要提醒一句仔细脚下,就见她一脚踩在雪上,滑出去老远啪叽一下摔在地上,倒也不怕疼,爬起来依旧蹦蹦跳跳地出了院门。

“这个老八!”陶盛春笑着说,见房里就剩了她们母女俩,她低声道:“母亲,我有点疑心……”

陶老夫人坐下来,看她一眼。

陶盛春笑笑,也坐下。

“卖关子?”陶老夫人细长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。

陶盛春拿过母亲的烟匣子,细细地整理着里面的烟丝。老太太的烟丝味道好闻,花瓣果品搭配着,是干燥的花香和果香。

她笑笑,对母亲耳语几句。

陶老夫人那眯成一条线的眼弯了弯,睁开,半晌才问:“是吗?”

“我瞎猜的,等见了人,母亲自己看吧。”陶盛春笑笑,过一会儿,才说:“大姑眼也毒着呢。她要不是看出什么来了,才不肯就那么过去。”

陶老夫人指了指水烟袋,等着女儿给她再装上一锅烟丝的工夫,说:“你这个大姑啊……”她说着也不知想到了什么,竟笑了。

陶盛春看着母亲的表情,说:“我怎么觉得您老人家幸灾乐祸的呢?您先别乐。您是没亲眼见着老七媳妇儿,那样的容貌配上那样的性情,固然是绝好的……”

“好啦。人我还没见着,你们一个一个地只管在我跟前儿嘀咕。”陶老夫人接过水烟袋来,“去,给我去找几样东西来……看我做什么?新人进门,不得送样见面礼?”

陶盛春笑着起身,走两步,回头看看老太太——歪在榻上,优哉游哉地抽着烟……

……

陶骧往前面来,到了父母的居所延禧堂,看见前方厅里微黄的灯光,才意识到自己有很久没有跟家里人一起吃过饭了。难得今天人也齐整,二哥夫妇都在,不一会儿,尔宜也来了。

陶夫人很高兴,不住地让他吃这吃那,尔宜就在一旁笑着说奶奶这样母亲也这样。

陶盛川抬眼看陶骧,拿起帕子拭了下嘴角,却跟陶夫人道:“婚礼宴席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吧?”

陶夫人说:“都妥当了。”她说得肯定且从容,就仿佛这是最稳妥不过的一件小事,已经尽在掌握中。

陶盛川点头道:“虽说已经在北平时已经祝贺过了,长官与各国公使届时还是会派特别代表来观礼,这几日陆续就到了。外面要应酬这些,家里的事你就操心吧。尤其三少爷是静漪娘家兄长,更不可慢待。老七?”

陶骧坐在了父亲下手。听父母议论婚礼,他默默用着早点。忽闻父亲叫他,他抬头。

第146章 自淡自清的梅 (三)

“是。父亲。”陶骧放下银匙。

陶盛川目注陶骧,片刻,说:“这几日,你且顾得这些吧。旁的都先搁一搁。有你二哥在。”

“是。”陶骧应声。

陶夫人含笑看着陶骧,说:“老七呀,露个笑模样吧?你老皱着眉,你的眉毛不累,我的眼睛都累。”

听了这话,陶盛川倒先笑起来,说:“你母亲难得说个笑话。”他起身,一众人都跟着站起来。陶骧一直送父亲出门上车。陶盛川戴上手套,轻点着陶骧,说:“我听闻昨日你在栖云军营大发作。”

陶骧点头,“两次突袭检查,没有一次让我满意。”

陶盛川看着儿子。

陶骧看不出父亲到底是赞成还是不赞成他的做法。不过他辖下的事情,父亲是难得过问的……

“我知道你有想法。但是有些事情急不来。”陶盛川拍了陶骧的肩膀一下,“弦绷得太紧了,不是好事情。凡事张弛有度才好。趁着这段时间,你也休息一下吧。”

“是,父亲。”陶骧给父亲关了车门。看着车子上了青玉桥,回头看二哥正站在那里若有所思,问道:“不去司令部?”

若是陶驷去司令部,就应该和父亲一同乘车走了。

陶驷道:“我晚些时候再去,卫戍那边得过去看看。你歇着,我可不能歇着。”

“交给下面去吧,卫戍部队能出什么差错。”陶骧看了二哥,说。这次遇袭,陶驷身上也有几处轻伤。本该休息,只是未得闲。

他觉得抱歉,嘴上却不说。

陶驷知道他的脾气,一笑,道:“栖云大营都是悍将,你要发作也真会挑地方。”

陶骧没吭声。

陶驷说:“这些天的事,我知道你憋着一肚子火。要说憋火,没人比我窝囊。你到底远在凉州,我可是硬生生地在现场中了埋伏。丢脸丢到姥姥家去了!”

陶骧看了二哥一眼,说:“丢什么脸?换了我绝不见得能全身而退。没有你的善因,今日一定是恶果。”

“那也是丢脸。可我都忍了,你也再忍忍。马上就要办喜事,别找不痛快。回头咱们想怎么办,不得由着咱们的意思?”陶驷说

话虽这么说,陶驷脸上的表情温和而又平静,真看不出什么来。

陶骧看着二哥,心想这一点喜怒不形于色,二哥比父亲修为不差。

他说:“这事你别管。”

“父亲的意思你还没听出来?”陶驷皱眉,站下来。

陶骧却头也不回地往里走,说:“没有。”

“你等等!”陶驷叫道。

陶骧只好转回身来,看着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