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道安仍旧躺在他的摇椅上,面色一如既往的淡定。
不过,他却在崔粥摇摆不定的时候提了一句,“兆县小,但不代表其他的郡县也小,若是没人引导,那些前来买饼干的只会直奔南安城去,倘若你们想就在兆县安居一隅,大牛哥的法子好,但若是还想去外头搏一搏,那手握秘方,就会是你们制胜的法宝了!”
听到这话,崔粥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。
从石泉村走到兆县县城,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,在这里做生意,她逐渐有些经验了,可是南安城,对于她而言还是一片陌生的地方。
所以即便是想去,也不可能一拍脑袋就决定。
“陆公子的话我记着了,此事等翻过年后再说。”
崔粥有自己的经营节奏,眼下她大本营处都还没站稳脚跟,贸然就去南安城,想也知道不是那么好闯的,况且,和姑姑的丝帛店马上就要开业了,她要是现在走了,岂不是不尽责?
想到这里,陆道安就没再多劝。
日子一天天的过,丝帛店的筹备也差不多了,赵平赶在店开业之前,把此前答应过的纺织机给送到了。
大家伙惹得众人好奇,可因为盖着布,谁也不清楚是什么,所以对于即将到来的丝帛店,也添了些新鲜。
秋高气爽,风和日丽。
丝帛店开业的这一天,崔粥带着姑姑王锡兰出现了,有食客认出她来,就好奇的问了一句。
“崔娘子,这里也是食肆?”
红布绸还没摘,所以大家不清楚这是什么店,只以为看到崔粥在,这又是崔家食肆的扩张,结果就听崔粥笑笑,答了一句。
“这位客人说笑了,食肆开那么多,我可经营不过来,眼下三家就够忙的了,因此这里并非食肆,而是丝帛店。”
丝帛店,他们熟悉,在庆春街上这样的铺子可不少见。
但因为是崔粥来做主理,众人的好奇心就被吊了起来,有人起哄说道。
“崔娘子不会是想做跟吃食有关的丝帛吧,哈哈哈。”
“这位客人说的对,也不全对,丝帛确实和吃食有关,不过却只是用了个名,具体的请诸位进店来看吧,保管你们能见到意想不到的东西!”
说罢,她就示意崔大牛点了炮仗,这噼里啪啦的一通响,而后就见招牌被掀了起来,上面写着“崔家丝帛店”,名字一如既往的简单,但却和崔家食肆的联系更加紧密了。
王锡兰自从嫁人后,就没怎么抛头露面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