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节(2/2)

&esp;&esp;第110章

&esp;&esp;潘学民学历不高,字写得歪七扭八。

&esp;&esp;软壳笔记本是化工厂发的,上面有单位的名字,还有时间。

&esp;&esp;“哦呦,这本子是二十年前的了,潘学民写了二十多年日记?挺有毅力。”

&esp;&esp;穆昔道:“下次谢涟去医院看脑子,你一起去看看。”

&esp;&esp;付叶生委屈道:“干嘛说我笨。”

&esp;&esp;“二十多年的日记,笔记本才多厚?”穆昔接过笔记本翻开,“后半部分还全是新纸,一点儿褶皱都没有。”

&esp;&esp;穆昔扫了几眼,拿着日记去客厅找应时安。

&esp;&esp;“潘学民的日记本。”

&esp;&esp;应时安陶璇,“他有写日记的习惯?”

&esp;&esp;陶璇看着穆昔出来的方向愣着。

&esp;&esp;付叶生道:“这是傻了?还是心虚了?”

&esp;&esp;“不……”陶璇回过神,柔声道,“其实我从不知他会写日记,他一直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,最讨厌看书写字。”

&esp;&esp;“你不知道日记本藏在哪里?”

&esp;&esp;陶璇说:“我看不到,也不知道他藏过。”

&esp;&esp;穆昔坐到应时安身边,翻看日记,递给他一部分一起看。

&esp;&esp;日记从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天开始,语文老师给班里的孩子布置作业,要求每周写一篇日记。

&esp;&esp;潘学民第一篇日记的主要内容为:抱怨要写日记。

&esp;&esp;他歪歪扭扭的字体简直没法看,错字频出,一篇日记七八十个字,有十个都是拼音。

&esp;&esp;穆昔评价道:“他说自己学习不好,倒是很中肯。”

&esp;&esp;后面近一半的日记都是在三年级记的,往后是六年级写了一篇,初二那年糊弄了一篇,写的都是流水账,初二那年写的还有老师的评语:不知所云。

&esp;&esp;一直到他二十岁,才又开始写了几篇。

&esp;&esp;“这里!有孔永新的名字!”

&esp;&esp;付叶生指着最新一页大叫。

&esp;&esp;这是六年前的日记,记录了潘学民喜欢上马拉松,并结实了相同爱好者孔永新的过程。日记中,潘学民将孔永新称之为挚友。

&esp;&esp;“挚”字用汉语拼音。

&esp;&esp;往后几页,又是没用的内容。

&esp;&esp;穆昔翻到中间的部分,日期才到最近。

&esp;&esp;潘学民日记的风格骤变,从前是记录流水账,最近几篇的口吻完全不同。潘学民的情绪波动非常大,每一篇日记都在宣泄他心中的恐惧。

&esp;&esp;“他在跟踪我,是他在跟踪我。”

&esp;&esp;“他想杀了我,我不想死。”

&esp;&esp;“那件事不怪我,凭什么要报复我?”

&esp;&esp;“是他自己对不起家里人!是他把那些人引过去的!他爷爷是被他们吓死的!我是担心他出事,才把他欠钱的事情告诉他爸妈!”

&esp;&esp;“孔永新是个人渣!”

&esp;&esp;潘学民的日记结束在对孔永新的控诉中。

&esp;&esp;付叶生以前没跟过几次刑事案件,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破案过程,比谁都激动,“是孔永新杀了潘学民!你们看潘学民写的,肯定是孔永新借钱还不上,大概是借了高利贷!潘学民将高利贷的事告诉他的父母,结果放高利贷的去孔永新家里要钱,把孔永新的爷爷吓死了,他爷爷大概有基础病!孔永新还因此和家里断了联系,他爸妈都不愿意来认领尸体,孔永新恨潘学民!”

&esp;&esp;这一刻,付叶生认为自己的智商水平到达巅峰,足以媲美爱因斯坦,特斯拉在他面前都得称小弟。

&esp;&esp;付叶生自豪道:“破案也没那么难嘛,我要告诉师父,我成功破案了!”

&esp;&esp;穆昔和应时安面无表情地看着他。

&esp;&esp;付叶生:“?,不是这样吗?”

&esp;&esp;穆昔说:“二百五去医院的时候,你俩一起挂号。”

&esp;&esp;付叶生:“……,我的推断有问题?应队?”

&esp;&esp;应时安朝屋内喊道:“谢涟。”

&esp;&esp;谢涟打开门走出来。

&esp;&esp;应时安说:“去和他一起挂号。”

&esp;&esp;谢涟:“??”

&esp;&esp;付叶生拿走日记本又看了好几遍,委屈道:“就是这个意思嘛,我到底错在哪里?”

&esp;&esp;穆昔沉思片刻,说:“你错在是人,如果你是老虎、是狮子,你就是他们的智商担当。”

&esp;&esp;付叶生: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