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涛落日 第426节(1/2)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话音未落,另一根传声管里传来右舷的报告:“鱼雷!右舷!和本舰同向航行中!”

&esp;&esp;猪口少将:“正舵!不要碰到鱼雷!”

&esp;&esp;航海长汗都流下来了:“来不及了,七万两千吨的本舰无法这么快修正航向……”

&esp;&esp;话音刚落就传来鱼雷爆炸的声音,这次脚下甲板的震颤非常明显,说明中雷的部位距离舰桥很近。

&esp;&esp;损管长:“应该是中部中雷,这是我们防雷带最厚重的地方,只是会让防水隔仓进水罢了,水泵足以应付。”

&esp;&esp;很快报告传来:“中部防水隔仓轻度进水,并无大碍。”

&esp;&esp;这时候炮术长报告:“舰艏两座炮塔瞄准完成,可以射击。”

&esp;&esp;“吴太!”

&esp;&esp;话音刚落,战舰甲板又抖动起来。

&esp;&esp;猪口少将:“又是哪里中雷了?鱼雷还有完没完了!”

&esp;&esp;话音刚落尾部又传来一声闷响。

&esp;&esp;装甲舰桥的电灯都剧烈闪烁起来——装甲舰桥只有很小的观察窗,所以白天也需要开电灯。

&esp;&esp;作为老水手,猪口少将又明显感觉到战舰在减速。

&esp;&esp;“我们又失去了一个螺旋桨。”

&esp;&esp;猪口少将:“不要管了,开炮!”

&esp;&esp;炮术长:“吴太!”

&esp;&esp;————

&esp;&esp;格里芬准将用望远镜观察敌舰:“连续尾部中雷之后,敌人的航速下降得很明显啊。”

&esp;&esp;他打开无线电:“这里是旗舰,第八驱逐队还有舰艇没有发射鱼雷吗?”

&esp;&esp;枪炮长提醒道:“我们还有四枚鱼雷,现在右满舵的话,可以直接切到敌舰侧面齐射四枚鱼雷。”

&esp;&esp;格里芬准将:“很好,右满舵。”

&esp;&esp;这时候无线电里传来呼叫:“这里是花生屯号,第八驱逐队,你们太靠近敌人了,会影响我们的雷达校射。”

&esp;&esp;格里芬准将调整无线电发送频率,大声回应:“我们还有四发鱼雷,准备切到敌人侧面发射,等射击完成就会拉开距离。”

&esp;&esp;无线电里沉默了一秒钟,回应来了:“我们会停火五分钟,祝你们好运!”

&esp;&esp;“谢谢,指挥官。”

&esp;&esp;说完格里芬准将放下无线电话筒。

&esp;&esp;这时候无线电里传来声音:“这里是奥班农ii号!我们还有十枚鱼雷没有发射。我将跟随你突进,圣地亚哥!”

&esp;&esp;格里芬准将拿起话筒:“很好,欢迎你的加入!没有鱼雷的舰艇转向090方位脱离!奥班农ii,跟我突进。”

&esp;&esp;“收到!”

&esp;&esp;“我们会用舰炮火力压制敌人副炮群的!”

&esp;&esp;第八驱逐队的舰艇分成了两拨,已经没有鱼雷的舰艇排成单纵阵,向090方向脱离,同时还在持续不断的发射五寸主炮。

&esp;&esp;敌大和级的上层建筑,每一秒钟都有接近十发五寸炮炮弹落下。

&esp;&esp;整个上层建筑就像火炬一样燃烧。

&esp;&esp;圣地亚哥和奥班农ii号组成的敢死队,冲向这山一样的庞然大物。

&esp;&esp;而且两艘船的主炮一样在给庞然大物“洗澡”。

&esp;&esp;“四千码!用高速模式也完全够了!而且敌舰就像一个固定靶!我能保证有七成的命中率!”

&esp;&esp;枪炮长话音刚落,敌舰前部六门主炮就向着远处机动包抄的新泽西和衣阿华齐射。

&esp;&esp;虽然现在圣地亚哥距离敌舰还有四千码,但仍然感受到了炮口暴风的威能,整个船体居然产生了明显的横摇!

&esp;&esp;格里芬准将:“稳一手!等横摇结束再发射,免得宝贵的鱼雷又故障了!”

&esp;&esp;联众国指战员已经被不可靠的鱼雷坑惨了,所以总觉得这玩意会故障。

&esp;&esp;枪炮长等了一会儿,再次提醒:“三千五百码了!再不发射我们可能无法在主力舰恢复射击之前拉开安全距离!”

&esp;&esp;“发射!”

&esp;&esp;此时圣地亚哥号连博福斯炮都在对战列舰开火,所以根本听不到鱼雷发射的压缩空气声。

&esp;&esp;也就是敌舰的副炮火力已经被洗残了,不然这些副炮也够薄皮大馅的圣地亚哥号喝一壶。

&esp;&esp;格里芬准将亲眼确认四发鱼雷冲向庞然大物,才下令:“右满舵!轮机舱开始释放烟雾!我们快走!”

&esp;&esp;在圣地亚哥号外切的同时,跟在它后面的奥班农ii号以35节的高速,超过了它。

&esp;&esp;格里芬准将拿起话筒:“奥班农二世!齐射鱼雷,然后拉开!马上主力舰就要恢复射击了!”

&esp;&esp;奥班农ii的舰长回应:“秦上将与我们同在!我要确保十发全中!”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