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被困在方块之中 第679节(1/2)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他将可乐拿了下来,又看了看方块。

&esp;&esp;“谢谢,但我喝不了。”

&esp;&esp;他指了指自己的玻璃罐,做了个喝可乐的姿势,然后用可乐敲了敲罐子。

&esp;&esp;“邦邦邦。”玻璃罐上传来了清脆的声音。

&esp;&esp;“看到了吗?喝不了……”马丁向方块解释道。

&esp;&esp;拖延了一会儿,莫灵终于写完了,他松了口气,将电子屏送了出去。

&esp;&esp;马丁见状也连忙拿起了电子屏。

&esp;&esp;电子屏上,正是黎洛教给莫灵的那套认识世界的理论。

&esp;&esp;“咦?”

&esp;&esp;马丁似乎很快就被电子屏上的内容吸引了,无比认真地阅读了起来。

&esp;&esp;也许是离开人类社会太早了,马丁没有接触过现代的世界观理论,也不知道现在人类对于各种世界观的解释演变成了这个样子。

&esp;&esp;说到底,他也是一位沉浸在某类世界观中的迷途之人,如果出现在如今黎明城的“世界观课”上,一定会被当作反面教材。

&esp;&esp;刚开始,马丁可能还有些随意,但看了电子屏上的观点之后,就立刻认真了起来。

&esp;&esp;“这是现在人类社会的普遍观念吗?还真有意思……”

&esp;&esp;“不去论证真假,不为之变化,只走自己的路。”

&esp;&esp;“我明白了,这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,人类文明在用这种方式保证不被外界的观念所侵蚀,在用这种方式维持群体意识的纯洁性,维持身为‘人类’的本质。”

&esp;&esp;“这的确是一种很高明的做法,说实话,任何的世界观都禁不起解构,更何况,他们都与人类正常的世界观发展相悖,正常的人,都会对这些外来世界观产生怀疑,当把这些世界观多次解构之后,也就没有了神秘感,没有了吸引力,成为了课堂上的一段干巴巴的文字。”

&esp;&esp;“这到底是谁想出来的方法,真是个天才……”马丁感叹道。

&esp;&esp;“你应该也是从你那位同伴那里听来的吧?”

&esp;&esp;方块颤了颤,表示了回应。

&esp;&esp;“我就知道……看来我还是离开人类社会太久了,没想到,现在社会的风气居然变成了这样。”

&esp;&esp;“不过……”马丁摇了摇头:“这样的观念,还是太过保守了,面对深渊,这么保守可是很危险的,即使不去接触那些未知,未知也会反过来侵蚀人类的思想。”

&esp;&esp;“所以,还是需要我这样的人,为全人类去试毒的。”

&esp;&esp;马丁拍了拍胸脯:“如果我被淘汰了,人类又可以证实一个错误的世界观!”

&esp;&esp;在意识到自己一直笃定观念很有可能是错误的之后,马丁并没有气馁,反而愈发乐观起来。

&esp;&esp;他把电子屏还给了方块,激动地说道:

&esp;&esp;“世界如果不是一本小说的话,那是一件好事啊!”

&esp;&esp;“你知道神农虫吗?”他突然向方块问道。

&esp;&esp;还没等方块作出回应,马丁就直接抢着说道:“我猜你也不知道,那是深渊一层的一种类似毛毛虫一样的生物。”

&esp;&esp;“它们的身体非常脆弱,基本上能见到的食物对于它们来说都有毒性,但是它们却能准确地避开这些食物,不是因为它们能分辨,而是它们的记忆里有关于这种食物的信息。”

&esp;&esp;“这些记忆来自它们已经死去的同伴。”

&esp;&esp;“没错,这是一种能够进行记忆传输的生物,每只神农虫死后,它的记忆就会被上传到共用的记忆网络,让所有的神农虫知晓。”

&esp;&esp;“当吃了有毒食物的神农虫死后,这种食物的记忆就会被上传,所有的神农虫就知道这种食物不能吃了。”

&esp;&esp;“在长时间的积累下,这些神农虫知道了吃什么会死,吃什么不会死,它们用一个个死去同伴的经验当作铺垫,坚强地在深渊中存活了下去,尽管它们是如此弱小脆弱。”

&esp;&esp;“神农尝百草,每一只神农虫都是神农。”

&esp;&esp;“人类也是这样的,每一位人类都可以是神农,在人类接触深渊的过程中,用无数人的经验铺出一条直达深渊之底的通路。”

&esp;&esp;“你应该也看到那小本子上写的东西了吧?”

&esp;&esp;“群体意识,是真实存在的。”

&esp;&esp;第899章 神农

&esp;&esp;“人类虽然不会像神农虫那样进行记忆上传,但整个人类社会是有群体记忆的,前人的经验通过教育和各种渠道传给下一代,记忆的电流在每个人的身上流淌,以个体为媒介,储存群体的意识。”

&esp;&esp;“你有没有听过一个理论:其实神农是不存在。”

&esp;&esp;“真正的神农,是无数个人。”

&esp;&esp;“人类最开始认识草药,也是在黑暗中摸索,吃过的人口口相传,吃死人了就由死者的同伴传出来,草药的功效、生长环境、适配性……这些知识在一个个的个体中流传,逐渐变得具体。”

&esp;&esp;“在人类不同群体的碰撞中,这些知识扩散到更加广泛的群体中,与其他群体的知识交汇融合,变得更加复杂、全面,而这些携带着知识的人,每一位都是神农。”

&esp;&esp;“最后,又有人把这些知识归类总结,整理成书,以书本为媒介在人类的群体中流传,逐渐成为一种共识,成为刻在人类群体意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”

&esp;&esp;“当每个人都是神农的时候,就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遗失珍贵的经验和记忆,一位神农吃下了断肠草,还有无数位神农活着,它们把断肠草的知识记在心中,传递到人类的群体中,从此所有人都记住了断肠草的样子。”

&esp;&esp;“人人都是神农,人人都是群体意识的一部分,用个体的存在来保证群体的存在,用个体的记忆来堆积成群体的记忆,让整个人类不再受‘断肠草’之苦。”

&esp;&esp;“更有甚者,有些经验会在一位位的神农牺牲后,深深地刻在人类的基因里,成为人类的本能。”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