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木筏上乘坐着十几名瘦骨嶙峋的难民,有的难民已奄奄一息,有的还在眺望远方,被簇举在高处的人挥舞着手中的红白色布巾,不断地向远方呼救。
&esp;&esp;画家以金字塔形构图,展现了木筏上的幸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,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、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,笔触细致入微!
&esp;&esp;整个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,画家用他手中的画笔,将那些幸存者的苦难与悲惨刻画的淋漓尽致,极具震撼力!
&esp;&esp;画作前一片安静,所有参观者都被这幅画作所描绘出的内容彻底震撼了,一个个异常专注地欣赏着这幅画作。
&esp;&esp;有些女性参观者的眼中,甚至已经能看到晶莹的泪花,都快流淌出来了!
&esp;&esp;片刻之后,现场的安静才被后方传来的声音所打破。
&esp;&esp;“斯蒂文,讲解一下这幅《美杜莎之筏》吧,对于这幅充满苦难且令人窒息的著名画作,你会如何点评,我们很想听听”
&esp;&esp;叶天转头看了看那位说话的参观者,冲对方点头致意了一下,然后转回头朗声说道:
&esp;&esp;“没问题,我可以为大家讲解一下这幅《美杜莎之筏》,这是法国著名画家、浪漫主义画派先驱籍里柯的成名作,也是他最伟大的作品。
&esp;&esp;这幅画作的诞生,标志着浪漫主义画派的开端,但这幅画作所描绘的内容却一点都不浪漫,反而非常沉重,充满了苦难,足以令人窒息!
&esp;&esp;在西方艺术史上、在法国艺术史上,《美杜莎之筏》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,它的出现,使得被新古典主义束缚的法国艺术界耳目一新。
&esp;&esp;画作所包含的浪漫主义因素,构成了它的特点,那就是悲剧性的力量、构图与人物的丰富表现力、色调的森严与沉抑和明暗的强烈对比。
&esp;&esp;通过这幅恢弘巨作,籍里柯表现出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,揭露了复辟后波旁当局的无能,从而使它带有强烈的政治隐喻。
&esp;&esp;新古典主义、浪漫主义、写实主义等十九世纪各艺术流派,都从这幅画上得到了一定的启发,可以说这幅画改变了法国绘画的美学精神!
&esp;&esp;说完《美杜莎之筏》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及价值,现在我要具体分析这幅著名画作了,接下来我所说的内容,很可能会让有些人感到不舒服。
&esp;&esp;要讲解这幅名画,不可避免就要讲到人吃人的情节,如果这些内容让你感到不舒服了,我建议你最好暂时离开,免得回头做噩梦!“
&esp;&esp;说到这里,叶天立刻停了下来,转头看向了周围的参观者!
&esp;&esp;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的参观者,以及某些已经眼含泪花的女性参观者,都是他重点关注的目标!
&esp;&esp;看向那些参观者的时候,叶天面色凝重地轻轻摇了摇头,示意他们最好离开,不要听接下来的讲解。
&esp;&esp;那些参观者也了解自身情况,随即就带着孩子、或者跟伙伴一起,离开了这片区域、离开了令人窒息的《美杜莎之筏》
&esp;&esp;等他们全部走开,叶天这才转回头,真正开始讲解分析《美杜莎之筏》。
&esp;&esp;接下来的时间,这片区域就只剩下叶天声音在人们耳边回荡,此外就是一片粗重且急促的呼吸声。
&esp;&esp;就连这里的空气,很快也变得异常凝重,让人呼吸都有点困难!
&esp;&esp;两三分钟之后,叶天方才讲解完《美杜莎之筏》。
&esp;&esp;没有片刻停顿,他紧接着朗声说道:
&esp;&esp;“《美杜莎之筏》的故事实在太沉重、太悲惨了,站在这里,我的呼吸甚至都有点困难,情绪也非常低沉,想必大家的感觉也一样!
&esp;&esp;我现在急需一种澎湃的激情,来冲散这种令人窒息的感觉,这种激情从何而来?我想莫过于另外一幅浪漫主义巨作,《自由引导人民》“
&esp;&esp;说着,叶天就抬手指了指挂在不远处的《自由引导人民》,然后带着贝蒂大步向那边走了过去!
&esp;&esp;安德森和马蒂斯他们紧随而动,立刻跟了上来!
&esp;&esp;看到他们离开,其他众多参观者立刻呼啦啦跟了上来,每个人都脚步飞快,恨不能早点离开《美杜莎之筏》!
&esp;&esp;第1320章 浪漫主义的狮子
&esp;&esp;《自由引导人民》之前,叶天正声情并茂地向大家讲解这幅世界名画。
&esp;&esp;此时的他,已一扫《美杜莎之筏》带来的阴霾,表情兴奋、声音充满激情,清澈嘹亮!
&esp;&esp;贝蒂和安德森他们、以及其他众多参观者也都一样,每个人脸上都阳光灿烂,再也看不到一丝阴翳!
&esp;&esp;“众所周知,这幅《自由引导人民》出自‘浪漫主义的狮子’、法国著名画家德拉克罗瓦之手,是他最杰出、也最著名的一幅作品。
&esp;&esp;他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艺术流派,包括威尼斯画派、荷兰画派、鲁本斯等著名艺术家的成就和传统,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
&esp;&esp;介绍完德拉克罗瓦,我再来介绍这幅画作,这是德拉克罗瓦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一幅油画,是一幅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。
&esp;&esp;画作描绘的内容,是夺取七月革命胜利关键时刻的巷战场面,以浪漫主义的手法,巧妙地将写意和写实结合起来,再现了发生在巴黎街头的战斗。
&esp;&esp;德拉克罗瓦运用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明暗对比、充满动势的构图、奔放的笔触,紧凑的结构、表现出了革命者高涨的热情和一往无前的气势。
&esp;&esp;他利用自己手中的画笔,歌颂了以工人、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七月革命,这幅《自由引导人民》一经面世,立刻轰动了整个巴黎。
&esp;&esp;这幅画作所展示出来的内容,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现代社会最核心的政治主题,‘自由与民主’,这幅画也成为了代表法国民族精神的标志!……“
&esp;&esp;伴随叶天专业的讲解,现场众人都专注地欣赏着这幅浪漫主义杰作,对这幅世界名画的认识也变得更加深刻了!
&esp;&esp;就连身处现场的那些卢浮宫讲解员、导游,以及进行临摹的几位画家,也兴致勃勃地聆听着叶天的讲解,同样听得非常入迷。
&esp;&esp;现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,只有叶天的声音在空气里回荡,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。
&esp;&esp;“我们来分析一下画作中的人物,这位高举红白蓝三色旗帜、手持步兵枪的年轻女性,就是克拉拉莱辛,又象征着自由女神。
&esp;&esp;自由女神左边那个头戴黑色天鹅绒贝雷帽、挎着一个大弹药盒、手里挥舞着一把骑兵手枪的少年,则象征着少年英雄阿莱尔。
&esp;&esp;在七月革命中,克拉拉莱辛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共和的三色旗;少年阿莱尔则把这面旗帜插到了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上。
&esp;&esp;插完旗帜,阿莱尔就中弹倒下了,画家德拉克罗瓦恰好目睹了这一悲壮激烈的景象,义愤填膺之下,才创作了《自由引导人民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