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末的法师 第1815节(2/2)

&esp;&esp;俄军却在尼曼河主动出击,形势十分严峻。

&esp;&esp;艾力克·冯·法金汉想起昨天威廉二世说过的话。

&esp;&esp;他想骂娘。

&esp;&esp;昨天还在心里暗骂陛下愚蠢来着,今天自己打自己脸。

&esp;&esp;他急忙让威廉二世给赵传薪发电报:急需一批军粮和弹药运送到尼曼河,你能办到么?

&esp;&esp;赵传薪抱着赵锦绣,看着眼镜上的地图,说:“将我们生产的军粮分类发给他们看看,问他们要哪一种。顺便问问他们需不需要羊毛被服,毕竟天冷了。”

&esp;&esp;当艾力克·冯·法金汉和威廉二世收到电报都看傻眼了。

&esp;&esp;a类军粮:厕纸、香烟10支、调料包、面包、饼干、巧克力、黄油、牛油果酱、牛肉、烧锅,这些分成四个铁皮罐头和一个塑料瓶装着为一份。

&esp;&esp;b类军粮:厕纸、香烟5支、调料包、鸡蛋、大马哈鱼、面包、烧锅,这些分成三个罐头和一个塑料瓶为一份。

&esp;&esp;c类军粮:厕纸、香烟5支、调料包、方便面、鸡蛋,咖啡,这些分成两个罐头和一个塑料瓶为一份。

&esp;&esp;价钱从高到低,童叟无欺。

&esp;&esp;艾力克·冯·法金汉心里冒出个想法:赵传薪比德国人还要严谨。

&esp;&esp;因为好奇,他很想问问,有没有更豪华的套餐。

&esp;&esp;但始终没有问出口。

&esp;&esp;在1913年的时候,德国的年收入是8300万英镑,英国的年收入是1,98亿英镑。

&esp;&esp;而双方军费支出,英国是184亿英镑,德国是144亿英镑。

&esp;&esp;从这组数据,大致能看出德国严重赤字的端倪。

&esp;&esp;他们现在唯有靠战争打破界限。

&esp;&esp;威廉二世两人没犹豫,便从赵传薪那下了a、b类军粮订单。

&esp;&esp;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的日子,不在乎钱,只在乎胜利。

&esp;&esp;他们本以为赵传薪只有希望1910的弹药,不料赵传薪也有毛瑟枪的792子弹,要多少有多少。

&esp;&esp;有备而来!

&esp;&esp;当弗莱迪·帕维特打来电话,告诉他国际银行汇款已经到账,赵传薪将赵锦绣交给玛格特。

&esp;&esp;他从海牙通过传送阵,传送到安装在澳岛的传送阵,去工厂取货。

&esp;&esp;再从澳岛传送阵,去胪滨府拿弹药。

&esp;&esp;从胪滨府传回努尔登堡,驾驶五代游龙赶往尼曼河。

&esp;&esp;中间耗时三小时十七分钟,飞向尼曼河耗时一小时二十五分钟,共耗时四小时四十二分钟,到达指定地点,他在奎特沙兰之间来回往返挪货,又用了二十三分钟。

&esp;&esp;咚咚,在家么?赵某上门送温暖。

&esp;&esp;当艾力克·冯·法金汉收到消息,赵传薪仅用五小时零五分钟,便将所需物资如数送达。

&esp;&esp;他心里咯噔一下:这人,真靠谱呀!

&esp;&esp;威廉二世看着他,那意思是:怎么样,我没说错吧?

&esp;&esp;而东线战场上的德国第八集 团军行动指挥官,保罗·冯·兴登堡也诧异:“这是怎么做到的?”

&esp;&esp;他不由心花怒放。如今人困马乏,缺衣少食,俄军却因粮草充足主动出击。

&esp;&esp;这批物资来的可太是时候了。

&esp;&esp;吃饱喝足,继续干他娘的。

&esp;&esp;很快,协约国就察觉到不对劲了。

&esp;&esp;沙俄第一集 团军与第十集团军刚刚汇合,兵强马壮,指挥官连涅卡姆普夫正要趁德军给养匮乏杀个回马枪,结果对方越打越精神。

&esp;&esp;三天后,双方统计伤亡,德军自八月份起,在东普鲁士伤亡加失踪人数达到10万,沙俄伤亡125万人。

&esp;&esp;连涅卡姆普夫觉得不对劲,十分有十二分不对劲,与协约国中英法一沟通,结果那边也频频出现状况。

&esp;&esp;分明德军快弹尽粮绝,这边刚要进攻,那边又龙精虎猛。

&esp;&esp;很快,法方给出一个情报:当初赵传薪联络他们来着。

&esp;&esp;在佛兰德斯地区,加入兜圈子运动战的多了个英国远征军。

&esp;&esp;德军与协约国转圈打的时候,屡有德军弹尽粮绝又起死回生的诡异事件发生。

&esp;&esp;法国最先尝试给赵传薪发电报:我们需要你说的冯如3型战斗机,我们要打落德军的眼睛。

&esp;&esp;赵传薪一视同仁,让他们先汇款,再送飞机。

&esp;&esp;此时,法国高德龙g3侦察机,价格大概在860英镑左右。

&esp;&esp;英国索普威斯小报式侦察机,纯手工打造,像后世的宾利一样产量少,研发成本均摊量小,所以价格贵到离谱,一架要三千多英镑。

&esp;&esp;而冯如3型战斗机,比索普威斯小报式侦察机还贵,要4200英镑一架。

&esp;&esp;法国咬牙买了一架。

&esp;&esp;他们目的其实不是为了买飞机,而是试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