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节(2/2)

她姐跟她一样,一心想过好日子,但上辈子过得一塌糊涂。

姜丽萍初中毕业后,就一门心思嫁到镇上去。

他们家离镇上不远,走路都不用一小时,这镇子还是个大镇,有京杭大运河从镇上穿过。

民国时期,镇上就已经有工厂了,如今更是有包括化肥厂在内的好几家工厂。

六七十年代,他们这些生活在农村的人,是很难吃到荤腥的,他们家甚至时常用番薯当主食。

番薯不耐饿,她总是吃完没多久就饿得慌。

镇上的人却不一样,他们有粮票有肉票,一个月总能吃几回肉。

这也就造成了,在六七十年代,很多农村姑娘的梦想就是嫁到镇上去。

眼下已经进入八十年代,大城市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农村百姓的生活变化不大,这时候依然有很多人,想要嫁去镇上。

但镇上的人,没有什么缺陷,又哪里会娶农村姑娘?

尤其是他们家特别穷,她姐吧……以前还谈过一段失败的恋爱。

总之,她姐初中毕业,长得还很漂亮,最后嫁的,却是个智商有点问题的男人。

她那个姐夫生活能自理,也能跟人交流,但整个人呆木木的,去学校读了五年书,也只会写自己的名字,十以内的加减法都要掰手指算。

有那么一段时间,她不觉得她姐嫁这么一个男人有什么不好,毕竟这个男人足够听话,只要她姐吩咐了什么都愿意干,还有一份在化肥厂扫地的稳定工作,她姐嫁给这个男人之后,可以过上她眼里的好日子。

那时候的她眼光不够远,只能看到眼前,也是因为这样,她一点不在意谢祖根长得丑有很多小毛病。

她就是想过好日子。

但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了。

她和她姐梦想中的,可以吃肉不用干农活的生活,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人都能过上,为此进入一段不合适的婚姻实在不值得。

甚至于,那婚姻可能会拖累她们。

她要是一开始没嫁谢祖根,直接嫁给冯易,不管是带着冯易去打工,还是带着冯易去摆摊,都能更早地发家致富。

她姐也一样。

上辈子,她姐嫁给她姐夫之后,起初几年过得很开心,毕竟能时不时吃肉,能穿新衣服,能打扮自己,生活水平远超村里其他人。

但几年后,她姐生下一个儿子,一个跟她姐夫一个样的儿子!

这个孩子一直到满了两岁都还不会说话,之后去上学,出的问题就更多了。

一年级的时候,老师带这个孩子去测智商,测出来是弱智,那之后,这孩子在学校时不时受欺负,被霸凌。

她那个姐夫啥也不会,她姐的公婆都是建国前出生的,也没什么文化不识字,她姐只能扛起了整个家。

在家的时候,她姐喜欢把事情推给别人做,出嫁之后,所有的事情却都要她自己做。

这孩子胃口还特别好,特别爱吃。小时候她姐和她姐公婆惯着,这孩子就吃成了一个小胖子,等这孩子长大她姐想控制这孩子的体重的时候,已经来不及了。

这孩子肚子饿了之后,会翻箱倒柜找东西吃,甚至偷拿左邻右舍的东西吃……

到后来,她姐的儿子一米八几的身高,三百多斤的体重。

长到这么胖之后,他干啥都不方便,上了厕所都要她姐帮忙擦屁股。

再加上年迈的公婆和只会做些简单工作的丈夫,她姐那时候口口声声都是后悔。

给二十岁没结过婚的妹妹介绍三十多岁丧妻有子的男人,这男人现在还只是个普通工人……

从表面看,她姐是在跟她过不去。

但姜丽云知道,为了嫁到镇上,甚至愿意嫁给她那个智商有问题的姐夫的姜丽萍,是真的觉得周大飞不错。

归根究底,还是他们家太穷了。

她姐确实有不少缺点,但她刚瘫痪,最困难的那几年,她姐也是来给她帮忙的,那会儿她姐也进了化肥厂上班,节假日化肥厂放假,她姐就会带着儿子来她店里,帮她包馄饨包包子。

“我也觉得周大飞条件不错,但我不想给人当后娘,我也不喜欢年纪大的。”姜丽云道。

“丽云,过了这村可就找不到这店了!”姜丽萍继续游说姜丽云。

姜丽云转移话题:“姐,你跟姐夫领证了吗?”她记得她姐跟她姐夫,一开始是没有领证的。

她那个姐夫有点傻,她姐夫的公婆就早早给儿子打算起来,选了她姐做儿媳妇。

但她姐夫当时没到能领证的二十二岁,所以一开始两人就办了个酒席,没有领证。

再加上这时候要求晚婚晚育,倡导女性二十二岁以后再生孩子,镇上的人还普遍二十四五岁才生……她姐上辈子,生孩子比她还要晚。

姜丽萍没想到姜丽云会突然问起这个:“还没有,你姐夫还不到岁数呢。”

姜丽云道:“姐,那你还是别领证了。”

“你瞎说什么呢!”姜丽萍不高兴了。

姜丽云道:“姐,我前几天看报纸,那报纸上说了很多优生优育方面的事情,里面除了提到近亲结婚的危害,还说很多毛病会遗传,你要是生个跟姐夫一样的孩子,那以后要怎么办?”

据她所知,她姐的公婆其实是近亲结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