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8节(1/2)

华太后与国舅的眼线遍布,宫廷已经不是文帝在时的宫廷了。

必须,拨乱反正,让所有事物回归正轨。

张全忠想到,只有让那个不称职的新帝,离开不属于他的位置,才能正本清源。

怀着坚定的信念,张全忠借清扫名义,来到文帝生前居住的寝殿。

这里被太后命人封闭起来,不允许人居住,只叫人每日按时清扫落尘。

门外把守着太后派来的侍卫,就连打扫的宫人进出都要进行搜身,严禁带入危险的东西,或是夹带贵重物品出来。

张全忠任由搜身,态度自然。侍卫摸到他胸前硬物,问道:“这是什么?”

张全忠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,笑道:“这是先帝御赐的玉佩,我不敢随意放到别处,每日贴身携带,以示对先帝的尊敬。”

侍卫闻言,不再追问,张全忠很快得到放行。

独自进入殿内,张全忠没有耽搁,径直走向文帝生前放置箱子的地方。

挪开挡在外面的木箱,张全忠细细摸索,扣动一个凹槽,木板应声翘起一边,那是一个暗格。

文帝命人打造的那只内部构造精巧的箱子,正静静放置于暗格内。张全忠忍不住朝外张望,生怕声音惊动外面。

支着耳朵倾听,没有异样声响,他才继续动作。

将箱子取出,张全忠手心里汗直往外冒,在身上擦了擦,才拿起玉佩,开启密箱。

随着密箱开启,其中的物件展露在张全忠眼前。

——一封写着“五叔亲启”的文帝亲笔信。

张全忠颤抖的手将那封信取出,天人交战,不知该不该打开看。

犹豫再三,他还是将信放了回去。

虽然没有看信的内容,却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思,皇帝是要他将这封信交给淳王。

外面都是太后的人把守,搜身仔细,张全忠完全没有自信可以躲过他们的搜查。这也就意味着,他无法将这封信带出去交给淳王。

张全忠悄悄将密箱放回原处,清扫掉自己碰过的痕迹。

既然无法将信带出去,那就将玉佩交给淳王殿下,让他自己亲眼来看便是。

仔细将宫殿打扫过一遍,张全忠走了出去。

离开的搜查比进去更严格,就连鞋袜都脱下来查看。张全忠庆幸,还好他没有铤而走险。

他要找机会,去见淳王一面。

都城内渐渐放宽松,各衙门官员及家属却在华太后要求下两个多月不能饮酒歌舞。

按理来说,这下应当可以专心做正事,钦天监监正却看着罢工的顾拂直犯难。

不能痛快喝一顿酒,顾拂反而更加浑浑噩噩,成日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,了无生趣。

“皇帝梓宫总不能一直放在宫里,你倒是算个好日子出来啊!”监正恨不得给他后脑来那么一下,给他提神醒脑。

顾拂撇嘴:“你们自己算算得了,反正别人也不懂。”

监正握紧双拳:“这不是都知道你算得准,还是你来定日子的好。”

顾拂抓了抓头发:“都是放屁,你们就是知道,太后不舍得让梓宫入葬,不想担这个责任。”他小声絮絮叨叨,“依我看,就留在宫里过年好了。”

“啪!”

监正的巴掌还是落在了顾拂后脑勺上,声音清脆响亮。

他一乐:“原来是实心的呢。”

顾拂瘪嘴捂着后脑:“完了,拍坏了,什么都算不出来了。”

他向前往桌上扑倒,开始耍无赖。

梓宫留在宫里最多三个月,绝不能超过四个月。华太后一拖再拖,压力就顶在了钦天监头上。

监正好话坏话说尽,顾拂只管闭着眼睛嚷嚷:“酒,酒,我要酒。”

没有办法,监正只好私下给他弄来一坛酒,喝了好算吉日。

一半酒水下肚,顾拂终于不再折腾,认真研究起日子来。

“下个月初七就很不错。”顾拂打了个酒嗝,“天晴无雨,宜丧葬,宜嫁娶,诸事皆宜。”

监正只听他前面那句,后边的都是胡话,终于得以拿去交差。

顾拂的好运气名不虚传,监正将选出的日子上报给太后,这次没有被驳回,顺利定下了。

钦天监定下葬期,各衙门也有所行动,将送葬官员姓名上报请示,除此外,还要定下一名带领祭拜、护丧的官员。礼部核定名单,太后仍要亲自过目一遍。

护丧官是整个送葬行程中主理人,自然要由朝廷大员担任。

一直默默为文帝守灵的淳王在此时向华太后请示,自请担任护丧官。华太后也当场应允下来。

对这件事异议最大的人,却是礼部侍郎华明德。他甚至跑到华太后面前抗议,不赞同护丧官的人选。

“太后,您怎么就同意让淳王护送陛下?他手握重兵,本就不将旁人放在眼里,您这般抬举,只会让他觉得您可欺,日后更目中无人。”华明德抱怨道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