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6节(2/2)

&esp;&esp;“李先生发表《青春》一文章……”

&esp;&esp;“次年九月一日,《青年杂志》改名为《新青年》……同年十月一日,陈先生在杂志上发表《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》一文。”

&esp;&esp;“1917年初,陈先生就任北大任文科学长,《新青年》杂志编辑部也随之迁于帝都……”

&esp;&esp;“1918年一月,鲁迅先生、胡适、钱玄同、刘半农、周作人、沈尹默等人参加编辑部工作……”

&esp;&esp;“1919年,五月四日,在帝都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……”

&esp;&esp;“……”

&esp;&esp;“……”

&esp;&esp;叶落一整天没出屋,到晚上八点多钟的时候,他删删减减的,一共在电脑上写下了三十多万字。

&esp;&esp;从1915年到1921年,叶落将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,通过这些替国人追寻希望、找寻出路的文人展示了出来。

&esp;&esp;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,更是数不胜数。

&esp;&esp;只不过,叶落并没有在这本书里涉及太多的文章和小说。很多文章小说,叶落就只给了一个名字。就比如鲁迅先生的那些代表作,甭管是长篇还是短篇,叶落是一个字的内容也没写。

&esp;&esp;事实上,这已经是一本完整的书籍了。直接拿到出版社出版就可以了。

&esp;&esp;但是,对于这本书,叶落只是把它当做一本序言。出版也可以,不出版呢,也无所谓。

&esp;&esp;为后续的作品进行铺垫罢了。

&esp;&esp;所以,叶落就直接把它复制到微博上了。

&esp;&esp;当然,该有的书名还是得有的。

&esp;&esp;本来叶落想直接就叫《民国时代》的,但想了想还是觉得有些太过浅白,最后他在文档上敲了这四个字——《觉醒年代》!

&esp;&esp;这瞬间就顺眼了许多。

&esp;&esp;而且,这名字也足够有内涵,值得品味。

&esp;&esp;就这样,叶落在编辑了一下文案之后,将《觉醒年代》的文档直接拖进了微博里。

&esp;&esp;他的文案也不是瞎写的,写的正是他那会罗列出来的“民国十大文豪”。文案下面,就是《觉醒年代》的文档。

&esp;&esp;点击,发送。

&esp;&esp;自从《三国演义》被喷的卸载微博之后,这是叶落这么长时间以来,首发更新自己的微博。

&esp;&esp;与此同时,叶落的手机也响了起来,他的手机铃声已经换成了唐柔的《琵琶行》。

&esp;&esp;给他打电话的人,也正是唐柔。

&esp;&esp;唐天后这是忙完了呀。

&esp;&esp;第156章 可惜叶落不在?

&esp;&esp;晚上,九点左右。

&esp;&esp;这个时间,文学界几乎都是关于白天中日轮学论坛的报道。

&esp;&esp;今天,新文协会和日国在现代小说领域的对攻,虽然过程比较曲折,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可以的。

&esp;&esp;中方的许知一、赵国强、柳建军三位老爷子,那都是曾经被提名过世界最高文学奖的存在,虽然日国方面有秋山这个最高奖获得者带队,但最终还是不及华夏这边准备充分。

&esp;&esp;这让新文协会大出风头,一扫之前的颓废之气。

&esp;&esp;各大媒体,也是轮番报道。

&esp;&esp;《今日消息,中日文学论坛详情报道!》

&esp;&esp;《华夏文坛泰斗:许知一!》

&esp;&esp;《首日现代小说讨论,日国落败。》

&esp;&esp;《论华夏现代文学的发展。》

&esp;&esp;《本日华夏优秀参会作品详细名单。》

&esp;&esp;对于华夏一方的胜利,官方是毫不吝啬的赞美。

&esp;&esp;同时,现代文学界的粉丝们更是欢庆万分。

&esp;&esp;新文协会的官博、官网这些,几乎都要被兴奋的粉丝们挤爆了。

&esp;&esp;就连张如梦这些出席会议的小说家的微博下面,都是成千上万的留言评论。

&esp;&esp;“牛逼!”

&esp;&esp;“壮我国威!”

&esp;&esp;“许老师真厉害,不愧是大文豪!我看秋山那张老脸都要拉到地下了,哈哈哈,真解气啊!”

&esp;&esp;“小日子没安好心,辛亏咱们有许老、柳老他们,这几篇小说写的真好。”

&esp;&esp;“是啊,我反复看了好几遍,真是有味道。”

&esp;&esp;“值得仔细品味。”

&esp;&esp;“几年的佳作不少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