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夫说道:“趁着现在我们都还没有成为大宋的藩国,我们立即出兵,攻打伊卜拉欣,只要我们能尽快消灭掉他们,那么就能完成汗国的统一。”
“那宋使那边怎么办?”
“我们可以对他们说,境内有部落发生叛乱,需要立即出兵平叛,让他们留在八刺沙衮。”
“我听说汉人都非常固执,如果他们执意西行的话”
苏莱曼迟疑。
“那就怨不得我们了。”
卡夫眼中闪过一丝寒芒道:“我们已经提醒了他们,如果宋使在路上遇到叛乱的部落”
“可是这样会不会给宋国进攻我们的借口?”
有大臣说道:“如果全杀光了,他们就说是我们做的,到时候大军来攻打怎么办?”
卡夫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应该没那么快吧,宋国只有军队在高昌,他们即便要继续往西打,也得向宋国朝廷请示,何况他们有那么多粮食吗?这一来一回,恐怕就得一年。”
“但不管怎么样,宋朝的强大毋庸置疑,他们绝对有能力像唐朝一般,派出大军打到我们这里来,哪怕是一年后,我们也抵挡不住。”
那大臣提出风险质疑。
卡夫思索片刻,又道:“也许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一点,派小股部队伪装成伊卜拉欣的人,杀他们的时候放跑几个,这样有了人证,大宋只会迁怒于伊卜拉欣。”
“这”
苏莱曼看向巴迪亚。
巴迪亚迟疑了许久,才叹息道:“这确实是一个危险的办法,但跟统一比起来,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。”
“那就试试吧,为了汗国!”
苏莱曼见巴迪亚同意,咬牙道:“我们明天就发兵,攻打伊卜拉欣!”
“好!”
众人应下。
随即苏莱曼派出大臣,立即召集在外游牧的士兵。
游牧民族随草而居,河中地区虽然水草丰沛,但毕竟是冬日,天气寒冷,肥沃的水草区很少,都散落在外。
王庭也只有不到千余名士兵护卫,打仗的时候,必须派出信使召唤,才能聚拢起大军。
翌日。
就在李焘等使者一脸懵逼的时候,黑汗王国的人忽然告诉他们,之前叛乱出去的敌人打来了,他们必须出兵,朝贡的事情,等他们打完仗之后再说。
虽然觉得事发突然,但好像也没有人会为了不向宗主国朝贡而发起一场战争,这好像有点得不偿失,所以也就只能当成是意外事故。
苏莱曼大清早就离开了八刺沙衮,甚至都来不及与宋使会面,就率领着卫队前往大军的集合点,准备出兵讨伐去了。
众人也只好耐心地等待着苏莱曼打仗回来。
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十二月下旬,宋使没有得到苏莱曼回来的消息,也得不到双方战报情况。
在黑汗王国待了二十多天,眼看马上就要过年了他们还在等着的时候,三名使者终于坐不住了,决定离开东黑汗,先出使西黑汗。
反正他们到时候还要返程,等出使了西黑汗之后,回来的路上再与苏莱曼商议也不迟。
于是他们向负责接待的黑汗王子穆罕默德请辞。
穆罕默德虽然极力挽留,然而却依旧无法阻止,便在十二月下旬的一日,大宋使节团再次出发,向西南方的费尔干纳盆地而去——那里是西黑汗王国的方向。
与此同时,驻扎在高昌的狄青还在等待着孙友同、李焘、刘秉严他们的消息,他知道道路长,又是冬季,来回慢也是正常的事情。
所以狄青也没有急躁。
事实上这次出使,并不是为了今年就立即让西域周边国家前往汴梁参加今年的朝会。
从时间上也赶不及。
是为了明年。
庆历十三年的时候,是大宋建国93年周年国庆。
从宋太祖赵匡胤、宋太祖赵光义,到宋真宗赵桓,再到如今皇帝赵祯手中,已经是第四代。
也就是在赵祯手中,大宋一改曾经的颓势,横扫周边强敌,建立强横的帝国。
为此赵祯打算趁着这个机会,沟通西域,完成汉唐在西域建功立业的雄风,然后在庆历十二年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。
他要邀请四方国家。
一来彰显大宋国威,二来也是向世人宣布,中华文明继汉唐之后,将第三次屹立于世界之巅。
包括北方的辽国,以及从辽国分裂的渤海国、女直国,朝鲜半岛的高丽,东面的日本,南面的大理、越朝,西面的青藏高原一些吐蕃小国家。
还有西域、中亚、西亚、中东等很多亲宋的阿拉伯帝国小国度,林林总总,受到邀请的名单将达到六七十多个国家,声势要直逼汉唐,然后超越汉唐。
因而只要在明年下半年之前,大宋所有的使者把消息通知到位就行。
至于明年你们来不来,那就掂量掂量后果。
很快时间来到了庆历十二年年初,一月中旬,驻扎在龟兹的宋军于边境游弋的时候,发现了十余名蓬头垢面,瘦骨嶙峋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