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6节(2/2)

陈海忠颇为羞愧。

“朝廷不会责罚你,只会称赞你的智慧,奖励你的勇气!”

赵骏宽慰道:“你为大宋积累了宝贵的航海经验,我希望你能把这一路的旅程写下来,编造成书。”

“谢知院,下官定竭尽所能。”

陈海忠拱拱手。

赵祯又问道:“你带回来了什么?”

说起这个,陈海忠精神一振道:“臣不辱使命,虽然橡胶、金鸡纳树臣并没有带回来,但臣跟一些当地友好的土著进行交换,拿我们大宋产的丝绸、美酒、瓷器、茶叶、铁器,换到了大量金银、玉米、红薯、土豆、辣椒、花生等当地蔬菜瓜果种子。”

说着他又意犹未尽道:“真不知道知院是哪里来的舆图,不仅图上标注的地点清晰,而且当地盛产什么都标注得明明白白,臣等去了之后才知道,果然与知院描述的一样,知院真乃神人也。”

“太好了。”

赵骏却没心思去接受陈海忠的吹捧,而是激动了起来。

橡胶和金鸡纳树虽然没有得到。

但有了玉米、红薯、土豆、花生之类的产物,就已经很让人满足。

这下生产力将会大幅度提升,甚至可以考虑摊丁入亩,正式让大宋进入人口爆发期了。

接着在众人的询问下,陈海忠又说了一些他在海上的经历。

他前往北美是最危险的,一路上要披荆斩棘,甚至还出现过搁浅,二十多艘船只残破漏水,不得不靠岸修了一年多才能出发的经历。

从大宋前往北美,他就花了三年多的时间,回来反倒是快了许多,船员们归心似箭,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到了。

若非路上所用的物资消耗了不少,他们必须每到一地,都与当地人想办法换取物资,或者自己捕鱼、打猎维持,恐怕回来的时间还要快,顶多半年就能到。

毕竟从大宋去北美看着遥远,实际上即便是这样沿着海岸走,也不过是一万一千公里左右,全速航行的话,大宋船只能每小时走三四十公里,一天走四五百公里绰绰有余。

刨除掉可能遇到的风险,最顺利的情况下,20天就能到北美了。

但可惜的是这种情况只存在理想当中,现实的遭遇能够让他们可能一年多的时间都不能存进,这也是开拓一个新世界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。

而大宋这次代价,其实已经很小很幸运了。

我有个新思路

政制院内,陈海忠讲述着他在远洋当中的遭遇。

从晌午一直到下午,大家即便是肚子饿得咕咕叫,甚至都仿佛没有察觉。

听到惊险之处,众人会惊呼连连。听到有趣好玩之事,大家也会互相对视一眼,笑一笑,乐一乐,沉浸其中。

里面最好笑的就是在途径楚科奇岛的时候,他们遭遇了冰川,船只搁浅,在当地土著部落的帮助下,才顺利上岸,被迫在当地逗留了一年多。

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,当地土著惊讶于宋人的武器装备极为先进,打猎效率比他们的快了太多。

以前他们面对北极熊龇牙,来部落偷抢食物,只能狼狈逃窜,敢怒不敢言。宋人的弓弩却能杀死强壮的北极熊,将它们的皮毛做成衣服。

一时间当地土著对远洋船队极感兴趣。

由于双方语言不通,虽然陈海忠他们为了感谢对方,送了对方一些武器。但对方的首领居然希望宋人能够留下来,加入他们的部落,成为他们部落的一份子。

原因在于那个部落之所以到更寒冷的海边以及北方,是被南面的部落打败,部落里的男人损失惨重,只有八百多个男人,女人却有两千多个。

见到忽然出现这么多人,而且和他们一样都是黄种人,又带了那么多足够部落吃好几年的粮食以及更厉害的武器、铠甲,当地土著首领自然希望将他们留下来,壮大他们的部落。

奈何陈海忠他们人多,武器装备也很好,用强的肯定不行,因此当地土著绞尽脑汁之后,居然还真让他们想了个主意,那就是美人计,派女人去勾引。

本来航海的时候水手们最难受的就是生理需求,这下送上门来,那自然是来者不拒,一时间几乎全部水手都沦陷进去。

等好不容易修好船,陈海忠他们要走的时候,才发现当地土著根本不想让他们离开。

一年多的时间里,都足够生娃了。

很多土著女人怀里抱着小孩,可怜兮兮地看着水手们,这下哪还受得了?

因此居然有数百名水手要求留下,不再继续航行。

其他数千名水手倒不是拔吊无情,而是一来当地土著居然是一妻多夫制度,有些让他们难以接受。

二来人都是思念故土。

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实在是太冷了,哪怕他们有皮裘也有点顶不住。

所以大部分水手还是愿意离开。

双方就这样拉扯了十多天,到最后陈海忠和当时已经生病发烧的张贤文商议许久之后,才最终决定让那些愿意留下的留下,剩余的人自己偷偷开船溜了。

结果到了去年年底,他们回到楚科奇半岛的时候,那数百名水手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又把他们盼回来,实在是要求离开。

毕竟那时想留下也是一时冲动,再怎么样根还是在大宋老家,所以等陈海忠他们走后都后悔不已,如今陈海忠他们好不容易回来,一个个都快哭了,跪着求着他们把自己带回去。

于是陈海忠他们就只好又带着这些水手,以及他们在当地成家的家人返航。虽说这几百人没有跟着去北美,却也走了大半航程,倒不算是偷懒。

而且他们在当地居住了将近三年,还教会了当地汉话,未来要是大宋的船只再去的话,想来也方便许多。

“陈海忠他们真的很不容易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