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9节(2/2)

如此一来,无论之后如何收场,这宋显即便明面上不会被治罪,却也绝无可能再被圣人重用了!

寒窗苦读十数年,一朝前程断送,实在糊涂!

所以说就不能让这些愣头青未经磨练沉淀,便直接放到实职之上!

那名闫姓副将骂了声娘,试图重新指挥士兵,但形势混乱,声音交杂,随着那些百姓不停地逃窜,局面俨然已要失控。

宋显心知单凭自己不可能真正救下这些百姓,他急乱间抓住一名帮忙扶着百姓出火场的士兵,试着问:“……你可是肖旻肖将军的人?”

果不其然,那士兵连连点头。

宋显忙道:“速将此处情形报于肖将军!”

他因挂心瘟疫之事,对此处的情形了解较多,知晓此前便是肖旻主动救下并安置了数千患疫百姓。

士兵被呛得含着泪道:“已有人去向将军报信了!”

他们受肖将军之命妥善安置百姓,而此番之所以未有阻拦李献手下所为,并非是他们待肖将军不忠,相反,他们正因看到了帝王的态度,才不敢替如今正值病中的肖将军做决定——

有人为立功不择手段,也有人被迫于人性与权势的夹缝中求生。

宋显:“只怕会被人截下,为稳妥起见,你且再去报!”

“是!”

士兵刚要离开,宋显忙又问:“等等,如此处这样的棚屋,共有几处?”

“……有十几处!”另一边,起初跑出去报信的那名小童,向马车上的少女答话,伸手指向前方,哭着说:“从这个村子,到那个村子!好些人!”

“别怕,别哭了!”那少女向他伸出手:“来,上车带路,我们一起去报信!”

祈神佑

小童点头,将手递了过去。

见小童脸色潮红像是起了高热,车夫几乎是滚下了辕座,连连摆手:“全是得瘟疫的人……我可不敢!”

而且这情况,怎么看怎么不对,像是起了什么分歧……万一做了什么不该做的,听了什么不该听的,他命休矣!

车夫越想越怕,奔逃而去。

车上坐着的少女正是乔玉绵。

因车内的孙大夫不习惯和其他医士共处一车,乔玉绵另购置了车马,这名车夫也是乔玉绵自掏荷包高价雇佣来的,答应将她送到岳州后便离开。

乔玉绵方才跟在医士队伍中,眼见前方起火,意识到了不对,便给车夫又塞了银子,让他从后方离开车队,来看一看前方情况——

此时见车夫离开,乔玉绵咬咬牙,坐上了车夫的位置,抓起缰绳,颤声喝了声:“……驾!”

她先前失明,便是幼时从马上坠落所致。如今眼睛虽已痊愈,但待驭马之事却仍存有不可抹灭的阴影在。

但此时顾不得许多,加之过于紧张,乔玉绵一边不受控制地发抖流泪,一边驾着马车往前疾驰报信而去。

很快,十几处棚屋,近万百姓先后奔逃开来,有过半棚屋已经被火烧了起来,但因局面被宋显搅乱在先,百姓求生的欲望与胆量皆被激发,奉命放火的士兵一时间无法再震慑弹压这么多百姓。

副将闫承禄脸色阴沉。

他未想到会有此时这般局面,因此只带了不足千人,实则千名士兵已经不少了,十几处棚屋,每处聚集着数百名患病百姓,分别以六七十名兵士带刀看守,本是十分够用,甚至是绰绰有余的——

但坏就坏在来了个不守规矩,假传圣意,行事完全不计后果的年轻官员!

且此人言之凿凿,声称圣人不准伤及百姓,让很多士兵都难辨真假,一时间皆不敢贸然对那些百姓下死手,因此错失了第一时间控制局面的最好时机,形势遂很快变得一发不可收拾——

便是此时,仍旧有不少士兵还在不确定地观望!

闫承禄恼极,坐在马背上,大声斥骂并下令集结士兵。

真若弄巧成拙,让这些人就这么跑了,使瘟疫再次散播开来,他只怕要吃不了兜着走!

但随着带人向前追去,看清了前方情形,闫承禄却是讽刺地笑出了声来。

那些愚民慌张之下,生怕落单被射杀,加之又有人从中指挥,他们便几乎全都涌在一处,跟着最前面的人,往同一个方向逃去——

大多数人在极度恐慌的情况下,是辨不清具体方向的,且此地在岳州城百里之外,并非这些岳州百姓惯常熟悉的环境,加之夏日草木茂密遮挡前方视线,他们也不知道脚下的路会通往哪里,只知道往前跑才能活。

抱着一名被烧伤的孩童,骑马奔行在队伍间维持秩序的宋显,隐隐嗅到空气中驱散燥热的潮湿气息,定睛看向前方,借着马匹的高度隐约窥见前方情形,脸色陡然一变,高呼道:“……快停下!不可继续往前了!”

并急忙指路:“速速穿过此处草丛,往左面去!”

但是他的声音在躁乱奔走的人群中犹如石沉大海,不起波澜。

人群如同被野兽追击的羊群一般只顾前奔。

直到后方的士兵逐渐逼近,并开始将他们的左右两侧去路缓缓围起,形成了三面围堵之势,而仅剩下的正前方,却是水流湍急的汉水。

夏日水位高涨的江水奔流不息,阻去了他们唯一的前路。

他们没有去路,也没有退路了。

恐慌绝望的气氛在人群中蔓延。

宋显下了马,挡在人群最前方。

闫承禄驱着马,不紧不慢地走近,笑着道:“看来这就是天意,上天有好生之德,不愿见瘟疫蔓延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