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(1/2)

四目相对,符苏先开口:“你眼睛还有些红。”

汪霁有些不好意思地揉了揉眼角,故作凶狠道:“别看,转头。”

符苏轻声笑,笑完还真的转过身,双腿搭在廊外,闭起眼吹风。

汪霁也闭上眼,风拂过面颊,他问符苏:“你信佛?”

刚才在大殿,他听见符苏跟着师父们在诵经。

“不知道算不算,”符苏沉默一会儿才说,“一开始是因为生病,那时候心理太脆弱,遇见一点坎坷就慌了手脚,想要向外寻求一些寄托。”

有了当下穷尽所有办法都不能达成的执念,便只能寄希望于获得神佛的一丝垂怜。

“那现在呢?”汪霁睁开眼。

“现在?”

“现在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要心怀慈悲,做个好人。”

两个人都笑。

额发被风吹乱,符苏转过头,远处是连绵青山,头顶是廊下风铃,风吹铃动,他说:“现在已经接受了。”

先接受,再放下,然后才有可能改变,世间一切,都是如此。

中午寺里有素斋。

汪霁和符苏随着人群走到食堂排队,有义工大姐在打饭打菜,一人领一个粗瓷碗,菜扣在米饭上。

食堂里坐不下,汪霁和符苏端着碗到外面吃。

雨依旧静悄悄地在下,浸润青石板和屋檐佛塔。

外面也有人,汪霁和符苏同大家一样找来板凳坐下,中午的斋饭是炒豇豆,拌莴笋和炖豆腐,因为是清明,还一人分得一只清明粑粑。

清明粑粑团子形状,颜色是很深的青,油绿光滑如碧玉,散发着一股清润的香。

“这是什么?”符苏问汪霁。

汪霁说:“清明粑粑,里面有糯米,趁热吃最好吃。”

符苏于是夹起,糯米皮实在柔软,筷子微微用力就留下黏糊的痕迹。

粑粑中间没有馅,咬下一口,口感糯而韧,咀嚼间尝出点甜,不腻,反而很清爽。

“青团吗?”口齿被软糯外皮粘住,符苏发音含糊。

汪霁也咬了一口,声音同样含糊:“差不多吧,青团是用艾草,我们这儿的清明粑粑是用毛茸茸的鼠曲草。”

符苏点头,又咬一口:“好好吃。”因为口腔被黏住发音不清,听起来像在说叠字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