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有一些是玉哥儿成亲的时候买的东西,没用完,在京城放着也是浪费,就一并都带回来了。
乡底下的消息传得飞快,刚才宋老大在田埂间说的那些话村子里就有不少人已经知道了。
这会儿听到说玉哥儿成亲的事,也纷纷感叹道:“玉哥儿也挺不容易的,等了这好几年了,终于跟李满这小子成婚了。”
“可不是嘛,谁让他参军去了。都是这打仗耽搁的了,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。”
四五年的时间过得飞快,当初村里跟李满宋成他们一道参军入伍的人,有几个都已经回来了。
宋老大这个有眼色的,看到刘全的老子娘都在这站着,乐呵呵的说道:“好不容易打仗回来了,可得抓紧时间多生几个娃了,以后给你们老两口抱孙子,享享福。”
刘全就是他们村之前一起参军入伍的人,虽然在战场上没立什么军功,但好在福大命大,全须全尾的回来了,就光是这一点,就能让他们老两口高兴好几天。
刘全的爹娘也笑着应道:“那可不,都不容易,现在可回来了,那是必须的!”
宋老大站在门口一直在跟乡亲们说话,那嘴上就没停下来过。
眼看着板车上的东西搬完了,村里人也知道他们赶路辛苦,舟车劳顿的,就先都回去了,也得让人家好好休息不是?
宋老大还没说够呢,看乡亲们都回去了,总算是停了下来。他可算是体会到了上次宋老三从京城回来之后那副显摆劲儿,还别说,真挺得劲儿。
家里已经三四个月没有开过火了,孙氏和李氏打了水把灶房简单清洗了一下,烧了点热水出来,给家里人洗脸洗手用。
好久没回来了,院子里头的灰尘积了一地,更不用说屋里头了。今天晚上想要住,还得费工夫把屋子再打扫一遍。
不过这会儿自然是都没动,大家全都在屋里坐着歇着。
回来这一路虽然走的慢,但路途奔波确实容易让人疲累。只有小孩子不知疲倦般,一回来就出去玩儿了。
宋家的人多,孩子也渐渐多了起来。张杏花大眼一扫,不仔细数数都瞧不出来少了谁。
这一趟去京城,张杏花感觉自己老了不少,出门在外都有些力不从心了。
好在儿孙们都懂事孝顺,想起从前的苦日子,拉扯着一大家子不容易,吃喝都是从指甲缝里抠搜出来的。现在瞧着家里头的势头一日比一日好,她心里头满满都是成就感。
现在就只差四郎还没成亲了,等到四郎成亲之后,再生上几个小娃娃,家里头就更热闹了。
人丁兴旺,是家族兴旺的,家里头热闹,张杏花越想越高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