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凌安言语温柔,潘海林的眼里不禁腾起一层水雾,模糊了视线。
他止不住全身的战栗,半晌,才声音颤抖着,似艰难而又笃定地下了决心,道:“兵,我调。我潘海林为王爷守好后方,西疆军只管放心大胆地去剿灭那帮贼寇!王爷,蒲阳县百姓的安定,就交给你了!”
谢凌安大松一口气,顿觉这才是一城知县该有的风范,或许本就是他原有的模样。他仰头望天,黑沉沉的天幕后面的太阳泛着微弱的光芒,似乎已经爬上半空。
谢凌安腰间传来绵绵密密地疼,原先被绢丝腰带一时缓解的痛楚被骑马颠簸后更加强烈的疼痛替代。然而他顾不上腰疼,只讨了杯茶,便匆匆赶去守备军军营,调兵赶往胡山。
潘海林看着谢凌安步履匆匆的背影,强烈刺激下涌上来的情绪渐渐褪去。
血路
他潘海林也曾是以笔为戎、雄姿英发的意气书生, 也曾是充满雄心壮志、以天下为己任的新官少年郎。
他想救天下苍生,却发现皇权是道不可逾越的鸿沟;他退而求其次想救一县百姓,却发现愚民的心愿根本当不起他的呕心沥血。
十几年前, 他潘海林也曾一腔热血,出兵剿匪。他把家产全部添作军费, 富家小姐出身的结发妻子亲自织布补贴, 不舍昼夜……
他一介文弱亲自上阵,铁甲磨烂了书生的肩。有个匪一刀划了他的背, 从左肩到右腰, 人差点没救回来, 后背至今仍有伤痕。
土匪被官兵围剿,却把气撒到百姓身上,他见过胡山脚下的一排树,每一棵都吊着一个百姓的尸体,头用布袋裹了活活吊死, 无人看守等着亲属来收,没有亲属的,便化为吊着的白骨,无人知其人是谁……
这便是做给他看、做给蒲阳百姓军士看的。
府邸前, 一干百姓跪地请命。阵亡军士的妻子、受害百姓的亲属冲他扔鸡蛋,咒骂他全家;他自己的妻子站在城楼上泪如雨下, 说他再不停手她便一跳了之……
从此他再也不提剿匪二字。
案牍劳形, 岁月一刀刀斩断他的孤勇与豪情, 世事一点点锉去他的信仰与偏执,一切都不值得。
人生走一遭, 天下苍生也罢,一县百姓也罢, 有千千万万的人百转轮回着去拯救;但如何活得舒畅,混得开心,却只是自己一个人该关心的事。他不觉得这么想有什么错,如今仍然这么认为。
他潘海林得过且过半生,无愧于天地良心。
然而终是热血难凉。
但如今有个少年要替他走完他少年没走完的路,何乐而不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