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责放火的人没有在这两处放火,不知道是存着将来回来时还需要这些书籍和户籍档案的想法,还是放火的也是士人,知道书籍珍贵,舍不得。
他们的手下留情,让朱襄及时抢救出了魏国的书籍和户籍档案。
朱襄将书籍和户籍档案封存,其他的东西都分文不取,让廉颇作为全军的赏赐。
为了不让秦军在城里抢掠,大笔的赏赐是极其必要的。
这些赏赐的不仅是财物,也有人。
就算廉颇下令“不扰民”,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不扰民。现在的军队没有那么严整的军纪。若廉颇强行命令,军队就可能出现哗变。
兵如匪。兵过如篦。
廉颇只能尽量约束。
朱襄听着大梁城内四处的哭声,抬起手揉了一下耳朵,然后走进一座没有着火的官署暂当住处,开始整理户籍档案。
有了这些户籍档案,他才能迅速把大梁城,甚至整个魏国全境的秩序稳定下来。
秦王政知道大梁已经被攻占后,送了许多咸阳学宫的年轻学子来。
这批年轻学子将在朱襄的教导下,成为魏国的地方官吏,取代魏国的本土士人。
不过说是取代,秦王政特意选择了魏国出身的学子,又提前公开招募了一批与魏国有关的底层士人。
现在要让魏人迅速服从管理,最好任用魏国本地人。
朱襄曾经和秦王政说起过“异地为官”的原则。但秦王政思索之后,认为“异地为官”不适合如今环境。
恰恰相反,秦王政就是要任用当地人为官,用他们的人脉取代原本的六国旧贵族,成为当地新的豪强。
这群人为了保住地位,就会紧紧跟在秦国身后,打压曾经的旧贵族。
当他们成为地方新的豪强后,原本六国旧贵族的影响就会消失。
至于地方豪强尾大不掉的事,到时再说。
世上没有两全事,国政更是如此。
饮鸩止渴,只要毒不死,能撑到找到解药的时候,为何不可?
朱襄能预见秦王政如此做,在几代人之后,地方上会出现多少能影响朝堂的豪强。
但他很清楚,秦王政肯定也已经预见到了。
所以他没有反对。
现在这群从秦国而来的魏国本地士人果然如秦王政所想的那样,不仅对帮助秦国重新梳理魏国权利结构的热情高涨,也迅速获得了魏人的认可。
七国虽然官方语言还是周朝的雅言,但民间口音都是不同的。
比起一个说话听不懂的官吏,他们当然更愿意服从一个“当地人”的管理。
有朱襄封建迷信的声望加成,又有出身魏国或者会说魏国话的士人重建魏国官吏架构,大梁的秩序迅速稳定。
朱襄驱车前往廉颇攻占的其他城池,将这些城池的秩序一一重建,把官吏都安排好。
当廉颇抓到魏王的时候,朱襄都已经在督促魏人准备春耕了。
秦王政养儿
秦王政九月底出兵,十月攻占大梁城。
廉颇花了两个多月慢悠悠地扫平魏国全境,赵国、燕国和楚国都没有出兵援助魏国。
因为楚国正在内乱,而赵王偃又双叒叕去打燕国了。
项燕迎回公子启,拥立公子启为楚王,大军回楚国围了陈都。
他找的借口很好。他说李园、楚王后害死了先王,自己找到了证据,要为先王报仇。
项燕当然没找到证据,但他误打误撞说中了真相。
原楚王后已经被尊为太后。李太后本来心里就有愧,也埋怨兄长李园。
自己的儿子是太子,楚王身体不好,没几年就会死了。到时自己的儿子顺理成章继位,为何非要谋害楚王?
但她无法忤逆兄长,只能做了那等恶事。
当项燕举兵反叛,要为楚王报仇的消息传到楚王宫时,李太后承受不住压力和愧疚,自缢身亡。
李园和李太后谋害先王的事,楚王悍并不知道。
他很敬爱自己的君父。特别是君父放逐公子启,重立他为太子后,他与自己君父的感情就更深了。
当李太后自缢,楚王悍猜到舅父和母后恐怕真的谋害了君父,心神崩溃,一病不起。
李园虽然对外宣称李太后是愤怒项燕的侮辱而以死证明清白,楚王悍因母丧而生病,但楚国贵族一直瞧不起李园的出身,李园之前又太嚣张,许多人落井下石。
很快,就有楚国贵族开城门迎公子启和项燕,李园被灭满门,楚王悍被杀,公子启继立为楚王。
项燕终于如愿以偿得以封君,号“临武君”。
楚国的临武君和秦国的武安君一样,并非以封地为号,有特殊含义。前任楚国临武君是楚国名将景阳。虽然景氏和昭氏叛出楚国,自立南楚国,楚国将领仍旧以这个名号为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