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节(2/2)

所以,只剩下以诗才定高下的进士科了。

李乾佑有着深深的歉意,都说李怀仁所学驳杂,但从未听闻其有诗才。

李德武看向李善的眼神带着怜悯,虽然不知道你从哪儿学医术学算术,还专门请了人死记硬背了些经义,但诗才……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弥补的。

这是要讲究天赋的!

李德武、李乾佑都清晰的看见李善脸上的绝望。

李善是真的绝望了!

虽然我前世就喜欢读诗,而且记忆力惊人,虽然我脑海中记得无数流传千古的诗句……

别说诗了,就是长短句都能给你们背个多少篇!

但我李善,从没有以诗才扬名的打算,我从来都是脚踏实地!

想我李善,从豆腐脑开始到现在,一步一个脚印,什么时候做过这等龌龊事?!

咬牙切齿走出县衙的李善内心充斥着……是你们逼我的!

嗯嗯,都是李德武那个不要脸的,逼我的!

至于什么“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”……那是李白李太白吟诵的,和我李怀仁有什么关系?!

至于书房里那本用拼音写的小册子……李善完全没印象了。

“进士科?!”王仁表瞪大眼睛,“怎么会是进士科?!”

李楷昨日就接到消息了,和王仁表一起为李善接风洗尘,他们是知晓的,马周也是知道的,李善一直是打算以明经科出仕。

李楷眉头一皱,递去一个问询的眼神。

李善微微点头,叹了口气。

“此事是为兄处置不妥。”李楷拉着脸低声致歉,他没想到李德武居然在这种地方动手脚,偏偏叔父李乾佑又不知期间缘由,自然没有提防。

“德谋兄说哪里话!”李善勉强笑道:“今日急行入京赴考,尚未回家拜会母亲……”

“一并去就是了。”王仁表打断道:“难道怀仁如今名扬天下,便不识旧友了?”

李善怔了怔,立即反应过来,八成是清河县那些事已经传入长安了,王仁表这句话是在表明立场。

难怪李德武今日那么有底气!

虽然扇了清河崔氏一个耳光,但李善也并不是以偏概全,在这个时代想灭亡门阀……除非掀起一场从社会下层而起的大规模战事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李楷凑近小声说:“听闻一并来了数百人,孝卿兄这是在帮你镇场呢。”

王仁表笑骂道:“某一个落魄子弟,何如陇西李氏丹阳房子弟?”

数人上马,携带亲卫,趋马出城,径直驶向朱家沟。

刚进村子,李善就大为惊奇,简直是老母鸡变鸭啊,之前破落的村庄,完全变了个样。

道路平整,房屋多有修缮,整个村落范围比之前大了很多,外围都是新建的宅子,或大或小,但都排列整齐。

当然,最为引人瞩目的还是从每家每户门口流过的水渠,李善随军南下的时候,水渠还在挖,尚未通水。

如今李善下马弯腰细看,水质清澈,一眼能望得见渠底部铺着的青石板。

几只母鸡咕咕咕叫着在路旁扑扇着翅膀,一头大黄牛缓缓而来,牛背上一个男童惊喜的喊道:“大郎回来了!”

李善大笑着将男童抱下来,“小石头,出去放牛了?”

“见了你爹爹没?”

“对对对,爹爹也回来了!”虎头虎脑的小石头嚷嚷道:“爹爹临行前说回来给我买糖呢!”

买糖?

没发现啊,朱石头居然是个甜党!

李善笑着举起小石头放在马背上,牵着马径直向村西头走去,一旁的李楷、王仁表指指点点,村子很多地方重建,都是他们请了工部的匠人来帮忙的。

此时此刻,村西头人头耸动,近百人或近或远将一处宅院围在中间,外围都是些汉子,大都是李善的亲卫,稍里面一些的是苏定方、凌敬等村名,最里面……宅院门口的是苏母、周氏以及数十女眷。

看见李善回来了,赵大满头大汗的跑过来,“郎君,老夫人不肯开门……”

李善咂咂嘴,不用问了,肯定是因为周氏,老娘还真够犟的。

“救命之恩,不让入门?”李善有点挠头。

没道理啊,如果说之前还可能,但那次周氏舍命相救,老娘应该不至于拒之门外。

赵大咳嗽了两声,“连话都没说上……而且这等事也不好自个儿说,苏老夫人也过来了,但老夫人都不让小蛮开门。”

李善叹了口气,“七伯呢?”

一旁的村民说:“七爷爷打了个招呼,就去安置住宿了。”

娘的,这老狐狸倒是溜得快,李善早就发现了,七伯对母亲极为恭敬,早年很可能是上下尊卑之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