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4进京献俘龙颜大悦(1/2)

进京献俘龙颜大悦,仇人见面分外眼红

且说大军前行近二十里,果见乾元帝领着六部官员一行人等在前头。盛盛日光之下,金黄色的华盖和天子仪仗静静立在官道上,身后具是朱紫贵,气氛肃穆而喜庆。

振威将军见状,立刻吩咐所有将士下马步行,走到赞礼官指定的位置,俱都躬身跪拜道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无数将士的吼声响彻云霄,十分振奋。乾元帝哈哈朗笑,上前一步,开口说道:“众位爱卿平身。”

“谢圣上。”

众人起身,静静的站在原地。乾元帝眼含赞叹的打量着面前器宇轩昂,意气风发的将士们,又看了看被押解在后的北蛮人俘虏,含笑说道:“此番大捷,将士们辛苦了。”

下首将士们闻言,立刻右拳抱胸,悍然说道:“为皇帝陛下效忠,为大业朝效忠。”

乾元帝一愣,旋即回过神来,越发高兴的说道:“好,好,好。”

赖瑾见状,微微一笑。太子殿下似笑非笑的看了过来,没想到这少年探花看上去光风霁月,浑然天真,不知小人阿谀之事。但真正做起拍马屁的活计来倒是最会挠到人的心窝里。无论是路上所定下的献俘仪式,还是这会子的群兵响应。对于一个最渴望证实自己威严的皇帝来说,都是再好不过的。

而且……

太子殿下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兵将中的那些将军们。大抵武将班师,帝王家最忌讳的便是武将威严过重,从而功高震主。想必乾元帝执意要圣驾亲临,出城二十里迎接凯旋大军,也有趁势拉拢底层兵将的心思。没成想赖瑾只是教了众位将士们简简单单的两句话,就能将圣上哄的如此高兴。

圣上龙颜大悦,将军们地位稳固越发安全。两相得宜,皆大欢喜。

是啊,给皇帝打仗给大业朝打仗,和在某位将军的领导下打了胜仗是绝然不同的两个概念。倘或今后出征的将士们都只知道精忠报国,为皇帝陛下打仗,那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凉之事,明主良将间的猜忌隔阂也要少了许多。

长此以往,于国于家都是有利的。

这么想着,太子殿下略有深意的看了赖瑾一眼。赖瑾察觉,微微垂首。

这会子圣上已经颇为兴奋的问道:“哪位是冠军侯,上前来叫朕瞧瞧。”

沈轩闻言,上前一步单膝跪在乾元帝身前,行了个军礼说道:“末将沈轩,见过陛下。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乾元帝细细打量沈轩半日,但见这少年眉目英朗,身材魁梧,器宇轩昂,越发喜爱的拍了拍他的肩膀,开口赞道:“好一个少年良将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

又说道:“今儿晚上的庆功宴上,你定得和朕说说你是如何取得西北大捷,如何斩杀北蛮可汗,俘虏北蛮左贤王的。”

沈轩摇头推辞:“西北一役,全赖诸位将士们共同协作,万众一心。沈轩萤烛之光,只是尽了战事的本分,陛下谬赞,末将愧不敢当。”

乾元帝越发开心的笑道:“你们都是好样的。届时便和朕说说你们是如何取得西北大捷的。”

沈轩这才颔首应道:“末将遵旨。”

乾元帝又向振威将军冯汉,神武将军冯唐以及军中其他将领垂问几句,方才起驾回程。

于是钟磬鼓乐悠然响起,大军跟在圣驾身后缓缓回城。刚刚入了京都城门,只见夹道两旁簇拥着无数的百姓,身穿盔甲的御林军在前面挡着,所有的百姓们都伸着脑袋往外瞧,见到皇帝陛下的圣驾时,人群中陡然爆发出一阵的呐喊声,所有人都跪地叩拜道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……”

紧接着便是凯旋的西北大军,在乾元帝的吩咐下,所有进城的军中将领都骑在枣红马上,身穿盔甲,手持兵刃,挺胸抬头的走在官道上。人群中又爆发了一阵叫好声。这次的西北大捷是大业朝开国以来少有的军事大捷,他不光为乾元帝的皇帝生涯添上了一笔不可睥睨的政绩,同时也将大业朝军事不振的前事完全打破。尤其是此番沈轩凭借五千兵马奇袭北蛮王庭,斩杀北蛮可汗活捉北蛮左贤王的事迹,已经被所有的说书先生编成了段子在各大酒楼茶肆里卖弄鼓吹,所有人听见这些故事,心中都会升起一股无与伦比的自豪感。

而今西北大捷的将士们终于凯旋,他们终于有机会见见这群英勇的将士们,心中如何不激动?

霎时间,便有老百姓将早就准备好的绢花,丝巾,彩绸等物纷纷洒向官道上行进的将士们。其热络非常堪比三年一度的御街夸官。早有准备的赖瑾骑着枣红马悠悠然然的躲在众人身后,看着前头猝不及防的将军们被鲜花彩绸砸的不由自主的躲避,面上显出一丝促狭的笑容。

将军们之后便是身穿盔甲,手持长枪长矛的将士们。经过一路的训练,所有的将士们列成队列,步伐整齐。浴血奋战之后的凛然杀气微微外露,看得老百姓们瞠目结舌,赞叹不已。

也有百姓指着后面的囚车说道:“看,那就是北蛮人,果然长的高大魁梧。”

“那又如何,还不是被我们大业朝的好儿郎给抓了回来。可见光是长的魁梧也没有用的。戏文里不是还说什么银样镴枪头,外面看着好,里头未必实用。”

“……”

大军艰难的渡过了比肩继踵的人潮,渐渐进了内城。早有鸿胪寺和礼部官员前来安排将士们的安置问题。等到晚间的时候,乾元帝在大明宫亲摆庆功宴,为所有将士们大肆庆功。期间多少热闹喧嚣自不必细说。

酒宴酣甜,一直持续到月上中天方才尽兴而散。赖瑾带着烂醉如泥的沈轩归家。早就准备妥当的赖家众人瞧见多日不见的赖瑾自然欣喜,待看到赖瑾背上的陌生少年,又不由得一愣。

赖瑾见状,开口说道:“这是沈二。”

原来是圣上亲封的冠军侯。

赖家众人心下大惊,旋即又大喜,连忙吩咐人来安置贵人,一阵兵荒马乱之后,赖瑾也有些疲乏的归房安置不提。

一夜无话。至次日,便是礼部安排的大军献俘的日子。

天还未亮,赖瑾便醒转过来。起身洗漱,冠带已毕。推门而出的时候,瞧见廊上坐着无所事事的沈轩。赖瑾心中无奈,瞧着满身霜露的沈轩开口说道:“好容易归家歇歇,怎么也不好好睡一觉。”

沈轩只听着赖瑾说“归家”二字,心中便是一阵熨帖。当下柔声说道:“在西北这么多年,我都警醒惯了。一时回来也改不过来。”

所以他半夜的时候就醒了,打了一套拳,练了一阵枪,方才守在赖瑾门前等他醒来。

赖瑾无奈的笑笑,引着沈轩去正堂吃饭。彼时赖家大小都已经端坐在厅上,瞧见赫赫威名的骠骑将军,都有些拘谨约束。甚至连往日饭间的闲话聊天都没了。

赖瑾看了一会子,只得笑着宽慰道:“沈轩便是我的儿时玩伴沈二,和咱们家也算是颇有渊源。太祖母和各位长辈们只将他看作咱们家的晚辈就好,不必如此拘束。”

赖瑾如此说话,只是不想让沈轩觉得隔阂孤寂。然听在沈轩耳中,只以为赖瑾真的是心里有他,不免心下甜甜的,气质也愈发柔和了。

赖家众人观察了半晌,见沈轩虽然际遇大变,位高权重。但依旧如早先那般沉默温和,倒也渐渐的放开了。赖嬷嬷便开口笑道:“沈将军在西北这么多年,一定过得很辛苦。多吃些鸡蛋补补身子才是。”

赖大家的也立刻起身拿过沈轩面前空了一大半的官窑青花碗道:“我再给你盛碗粥,这是用鸡崽子汤熬制的菜粥,既清淡又有营养,你多喝几碗。”

沈轩点头,默默的接过菜粥,开口说道:“多谢大祖母。太祖母和大祖母叫我沈二就是。”

赖家众人岂敢这么叫,怎耐沈轩又执意不肯让赖家人叫他沈将军。略微权衡过后,赖嬷嬷开口说道:“既如此,我们就像叫瑾儿那般,叫你轩儿好了。”

这样也算是长辈叫晚辈的亲近称呼。沈轩想了想,遂点头同意了。

这厢男人们又拉着沈轩问一些西北战场的事儿。先前就说过赖家众人并没有大家族那些个“食不言寝不语”的规矩,因此只一顿饭的功夫,众人便和沈轩热络起来。等赖瑾和沈轩出门的时候,赖家众人还在后头热络的张罗道:“晚上记得回来,我吩咐厨房给你做好吃的。”

一句话说的沈轩心里暖洋洋的。跟在赖瑾的身边都不由自主傻呵呵的笑出声来。赖瑾见状,唇角弧度也忍不住的一弯再弯。

少顷,两人走到长街尽头各自分开。沈轩自然是转路去鸿胪寺安排阅兵进献的事儿。赖瑾则入宫觐见,去圣上跟前儿当差。

有日子没见乾元帝,只觉得他身上的威严更重。赖瑾入了大明宫的时候,乾元帝依旧俯首案前批阅奏折,赖瑾走到大殿中央,躬身跪拜道:“微臣赖瑾,见过圣上。”

清亮的嗓音在殿中响起,微微有些回音。乾元帝抬手捏了捏眉间,方开口说道:“起身罢。”

赖瑾谢恩,方才起身站定。

乾元帝又问了些沈轩的闲话,赖瑾一一答了。就连当日刻意隐瞒的身世之事都和盘托出。

乾元帝又问军中将士情绪如何,尤其是几位功勋元老之家诸如冯唐、冯汉以及小一辈冯紫英,卫若兰等人的心思想法。赖瑾也都据实回答,尤其着重描述了众人的忠君爱国之情。总而言之,虽然小节上或有置喙,但大节方面绝无问题。

乾元帝听过之后,方才满意的颔首微笑。

少顷,内相戴权来请乾元帝去太庙祭拜祖宗。赖瑾作为中书舍人按例跟在皇帝陛□后。出了大明宫的时候自然碰见盛装的太子殿下。负着双手当地而立,玉树临风,宛如谪仙,周身气质皇皇者华,尊贵肃穆。赖瑾恍惚间看到了一个缩小版的乾元帝似的。

六部官员俱都在阶下站立,赖瑾识趣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悄然站好。身旁则是多日未见的同僚好友秦牧、赵岑、陆子明等。见到赖瑾,未免开口寒暄几句。就听赞礼官唱礼已毕,众人立刻屏息凝神,跟在皇帝陛下的身后前往太庙。

一时间祭拜天地、宗庙、社稷、岳渎、山川、宫观已毕,包括京都十里以内的神祠都施以酒脯行一献之礼。乾元帝又带着六部官员们宣德门前。

彼时门楼上已经安设桌椅,铺挂帐幄。皇帝陛下当中端坐,太子殿下随侍一旁。文武百官及献俘将校在楼下左右班立,赖瑾则持着一只吩咐工匠特地做出来的拢口圆筒站在城楼前面。

乾元帝见状,不免开口笑道:“你这是干什么?”

赖瑾一脸正色说道:“充当解说员。”

乾元帝好笑的摇了摇头,也不以为意。倒是太子殿下惯性的开口调笑道:“这倒是好了,沈轩将军在下头十八般武艺的展示,你便站在上头讲述,这一文一武配合的倒是巧妙默契。堪当我大业之福。”

赖瑾微微一笑,躬身说道:“多谢太子殿下赞誉。”

君君臣臣相处默契,气氛随意。看在众位官员的眼中,不免又多了几丝艳羡嫉妒,几分拉拢之心。唯有当日那王御史家的原配夫人之父李默成李大学士,有些不满的哼了一声,口中轻道:“哗众取宠。”

留意到这位李大学士的微词不满,赖瑾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,转身不提。

吉时已到,献俘仪式正式开始。

乾元帝并众位大臣站在高高的门楼之上,几乎将泰半的京城精致收入眼中。已经戒严的前门大街上空空荡荡的,随着一声礼炮声响,一阵“啪,啪”的声音自远处而来。这声音像是战靴踏在地面上的脚步声响,然而却好像是万千人的脚步声集合在一起一般,有种说不出的响亮和震慑。

一队身穿战甲的将士们自长街尽头缓缓行来。他们手持簪缨长枪,身穿亮甲,一个个抬头挺胸,器宇轩昂。他们的步伐一致,每一个抬腿,每一个摆臂都是同一个弧度,因此远远看去,一行人马就仿佛是一个人一般,整齐划一的走来。

待走到宣德门前面的时候,所有的将士们突然将长枪直立,遥指西北,整齐的齐步也霎时间变成了刚劲有力的正步,一步一顿的步伐越发显出军队的力量和美感,所有将士用尽全力喊道:“效忠陛下,精忠报国。”

声音振聋发聩,响彻云霄。

与此同时,站在城头上的赖瑾也冲着拿着圆筒大声说道:“启奏陛下,此番走过宣德门正门的队伍是三品参将冯紫英所部兵马。此兵马在西北一役中运用兵不厌诈、里应外合之战术成功剿灭北蛮一五千人部曲,且成功活捉北蛮将军巴扎极其偏将呼呼儿……”

乾元帝看着城下走过的士兵们,心中一阵激荡,下意识冲着将士们摆了摆手。众位将士轰然喊道:“效忠陛下,精忠报国。”

呐喊声震耳欲聋,直冲九霄,竟然比先前还响了几倍。乾元帝猝不及防被吓了一跳,旋即回过神来,却越发高兴的挥了挥手。

方队又喊了几声口号,方才全部走过宣德门。然后在其领队的命令下从正步变作齐步,缓缓入指定地点站定。随后而来的则是一千骑兵,挺直腰身坐在枣红马上,手中长戈在日光的照耀下散发出森然的光芒。他们亦是身穿盔甲,面容肃穆,周身散发出无与伦比的凛冽杀气以及一种一往无前的决然气息。

骑兵们控制着马匹行走如一,飞扬的红色披风在盛盛的日光下仿佛是一簇簇的火焰,用生命燃烧着对国家的热忱。在骑兵精准纯熟的控制下,所有的马匹抬腿行进都是同一个速度,同一个高度。远远看来,震慑异常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