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节(2/2)

这场平定之乱,从正月,一直打到二月。

在北魏朝廷的抵死抵抗,加上还有许多心向北魏地方官吏支持,朝廷到底还是守住了洛阳保卫战。

而这时,眼看攻不下洛阳,尔朱氏的手下便开始了人心离散。

没有尔朱荣镇住,尔朱家这些废柴便是一盘散沙,开始了相互指责,被他们推举为皇帝的元天穆原本与尔朱荣交好,也有几分才能,提出不少建议,却被这些尔朱家的废柴反对,元天穆对此不由哀叹,自家性命怕是要无了。

而这时,尔朱荣那些收拢而来的六镇降兵们,便开始坐不住了,毕竟他们也是桀骜不驯,以前是因为尔朱荣能打,才跟随,如今尔朱荣死了,这些个废物看起来是没有人能挑起大梁的,肯定是不能死在这船上。

于是,他们私下里联络了洛阳,主动提议愿意倒戈,元怿知道此事后,大喜过望,立刻许诺了无数好处,于是,二月中旬的一天夜里,一个中斛斯椿的六镇降将与一个叫高欢的降将联合,散步被大军包围的流言后,趁乱骗开了尔朱氏所在的小城,入城中,将包括尔朱三废在内的数十名尔朱氏核心族人一锅端走,首级送了洛阳。

自此,洛阳之危解除,收到消息时,胡太后与小皇帝抱头痛哭,宗王们也纷纷痛哭失声,朝廷风气为之一清。

但尔朱氏手下的六镇降军还是要解决啊,于是,高欢、斛斯椿等将领立刻被加官进爵,分别封为幽州、冀州刺史,安置镇民、镇将。

不过幽冀两州如今都在战火之中,他们想当这个刺史,还得自己去打下地盘。

同时,朝廷也召集了其它的六镇降兵,前去平定尔朱氏的残余势力和各地起事。

-

襄阳,萧君泽见到了一路行色匆忙的元勰。

“这茶是我亲手种的,捻蒸压,都未假借人手,颇有意趣,君泽,你试试……”元勰煮了好茶,递过去,露出微笑。

当知道洛阳守住了,元勰欣喜若狂,对着北方叩首,如今对君泽,也是温和微笑,与以前惆怅悲伤的样子大不相同。

“我就知道,你不可能忍得住。”萧君泽不接他的茶,冷淡道,“想走滚就是了,你还想我拦你么?”

元勰微微一笑,放下茶水,认真道:“不走。”

萧君泽冷漠地看着他,过了许久,才缓缓道:“我让萧衍通融,并不是看在你的面子。”

“我哪有那么大的面子。”元勰轻叹道,“但你这次,是真的救了朝廷一命。”

若不是萧衍放这些宗王旧臣回去,这次洛阳必然是守不住的,他都不敢想,洛阳再被屠一次,北魏还有什么底气,统治天下。

“行了,出去,我不想听你谈北魏的事。”萧君泽平静道,“我说过,元魏还在,我便不会动手,但若不是元魏,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。”

元勰凝视着君泽,轻轻道:“无论如何,多谢你了!”

他有些惆怅地离开了。

萧君泽看着桌上冒着轻烟的茶水,托起头,仿佛在轻烟中看到了什么结局。

彦和,你开心得太早了。

高欢、胡太后……北魏的毁灭,这才刚刚进入二阶段呢。

惊不惊喜

北魏,洛阳城。

尔朱荣与其党羽并没有耗费洛阳朝廷太多时间,因为很快,为了处理各地叛乱,洛阳朝廷不得不以招抚为主,只要各地的郡守刺史还承认朝廷,那就一切如故,不追究他们先前投靠尔朱荣的旧账。

毕竟,就算是尔朱荣的安排,但是这些上任的官员依然是朝廷正式任命的。

再者说,如今的洛阳朝廷,也实在是没有力气折腾了。

即便是这样等于承认了各地割据,也派不出人手去处理了。

然而,就在大家觉得朝廷会励精图治,拨乱反正的时候,万万没想到,洛阳朝廷居然又内斗起来。

元悦觉得自己从南国回来救援洛阳有功,哥哥元怿一个被囚禁的废物凭什么独揽大权?

元徽觉得是自己和胡太后杀了尔朱荣,救了朝廷,才是首功,但是朝廷给的官职太低,只是尚书令,远远配不上他的功绩。

元颖觉得自己策反尔朱荣的部队,应该他来当大将军。

而主持大局的元怿,因为想要大量启用投降而来的鲜卑叛军,遭到了集体抵制。

在许多人眼中,这次北魏出事,完全就是因为这些六镇叛军,他们不思报国,反而在河北山西关中等地起事,才给了尔朱氏可趁之机。

如今好不容易把这些契胡赶出去,再重用他们,不是引狼入室么?

万万不可!

总而言之,他们声称,元怿因为这次的糟糕表现,威望大减,已经不能服众了。

而愿意支持元怿的人,也已经没有了,毕竟在他败给尔朱荣的时间里,他那一脉的宗室党羽都已经死得干净。

于是,元怿的政令在朝廷上很难施展。

胡太后却对这样的局面十分暗喜,她就是需要这些宗王相互牵制,自己的位置才能安稳。

元怿也觉得理亏,就多有退让,于是朝廷上,又开始各种推诿,连先前洛阳之变时的大臣宗王的追封,都闹了大半个月。

一直到元勰回到洛阳,才稍微好转——元勰也觉得可笑,因为他居然是因为被君泽护着,让人忌惮,才有人给他几分面子。

这也未免太可笑了。

这个世道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。